(資料來自維基)
@福建@
泉州府44.8%
漳州府35.2%
汀州府1.1%
福州府0.7
興化府0.2%
永春直隸州0.5%
龍巖直隸州0.4%
=82.9%
@廣東@
潮州府3.6%
惠州府7.9%
嘉應直隸州4.1%
=15.6%
@其他@
1.3%
我自己祖先來自永春直隸州德化縣下坑村
華山蕭氏(又作鳳翼華山)-安槐堂1564年建
祖籍:
福建省泉州府德化縣英山鄉霞卿
原籍:
福建省永春州德化縣英山社槐卿保南湖厝
下坑舊名=華山、霞卿、槐卿
雍正年間德化縣改屬永春直隸州
譜序載.最早於宋代活動於泉州-興化-龍巖
…….其下棲此華山者則在李唐宣宗二年
前后按舊牒傳稱祖諱xx守泉州藉於任
長子x判興化軍,次子x令漳州龍巖子孫眾多即華山派之祖其時奉州主命委歸德場(德化縣)檢驗,懸顧蕭田鄉而樂之事竣翔止夫歸德場之設正在李唐代宗之世在蕭田內之盛衰消息不知几變,今邑東去十餘里有蕭田通判墓存焉所謂傳信非也宣宗前后祖諱真公乃卜遷華山今號槐卿譜尊真公為始祖是也…….自真公逮梁20有七世…
康熙丙子仲秋之吉27世孫弘梁頓首拜題。
1.這裡說的唐朝感覺有點誇大家世
2.奉州主命…懸顧蕭田….這裡懸顧蕭田的人不是唐朝宋朝而應該是明朝前期。
3.邑東去十餘里蕭田通判墓存焉這裡是猜測,蕭田鄉是明朝前期的蕭真(蕭成)搬到這又遷移到德化縣下坑村,因為他爺爺家被元軍掠燒還棲身無所,應該暫住其他人家,兒孫長大遷到蕭田又遷下坑,
據泉州姓氏志載,蕭真從泉州鯉城區鳳翼堂遷德化三班鎮龍闕蕭田繼遷德化下坑。
4.譜序作者弘梁在科舉考試與考官有間隙
他因不滿只得第二名而不是第一,將文章刊印散發京城遭打壓未第,又有因未向房考xxx備禮令居第二,
考完會試後4年鬱鬱而終士論惜之
可是我看考官的經歷發現,感覺他是蠻正直的人,他在考完試後因病歸家,難道是!
然後他參加會試以前,歲試、科試屢冠全軍庠中推為領袖,福建鄉試第一解元
可能飄了。
5.自真公逮梁27世,誇大無法追朔。
元末時期已經確定在德化縣
(元朝至正廿四年甲辰十月廿三日胡元軍剽略寇攻入青林寨(德化三福村)寨中家聚被屠殺殆盡僅仙祖公一人脫身家棟宇俱焚毀棲身無所)
(他的孫子遷德化縣蕭田鄉繼遷德化縣下坑村為下坑村始祖)
乾隆年間遷臺
xx公房xx公房乾隆年間與眾親族徙居臺灣xxxxxxx。
有功名榮譽事蹟的
1.守泉州(宋)
2.判興化軍
3.令漳州龍巖子孫眾多即..(令?)
4.武庠生(明末)
5.解元(清初)
6.增廣生
7.太學生.文官貢生賜宅辦公
8.例貢由俊秀
9.給賞七品軍功頂戴榮身
10.武生
11.納太學生監生
12.節孝(蕭氏解元弘梁妹,歸張守朗年二十六守節孝事舅姑撫一子舉進遊于庠卒年七十。
13.副鄉長(日治)
14.保管林(保管林相續申請書)
15.空軍(空軍忠烈錄)
字輩分為
名、字、五行相生(清初開始五行)
如:
八世九、字都
九陽字明都乳名鳳
九珪字光都號猶晦
九世弘、字允、木
弘楹字允勝
弘棟
弘模
弘相
弘樑字允瞻號穆亭
十世斐、字文、火
斐煌字炯文
斐燈字彩文
斐炊字錦文號昌熾
斐熾字發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