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
herozero wrote:
以我跟TFDA打交道...(恕刪)


這不是我個人主觀想法,是看完公視後來賓呼籲要求的,因為我也不是專家,也不知誰對誰錯。
還有一點懷疑的是政府怎麼就對商業周刊就這樣輕輕的放下了。
http://talk.news.pts.org.tw/2013/11/blog-post_26.html#more

以下是節目的來賓:
銘傳大學生物科技系副教授 陳良宇
商業周刊副總編輯 朱紀中
輔大食品科學系退休教授 丘志威
腎臟科醫師 江守山
主婦聯盟董事長 陳曼麗
Call out
中興大學動物科學系教授 范揚廣
quency.kuan wrote:
還有一點懷疑的是政府怎麼就對商業周刊就這樣輕輕的放下了


政府官員還是很怕媒體的!畢竟出事時, 媒體下筆偏一下,某些官員就可以保住烏紗帽! 這次用不到,下次總是有機會碰的到的!(商周又不可能搞出這件事就停刊!)

古有名言:鐵打的衙門,流水的官!

尤其是政府施政越不得民心,聲望越低,常常出包的時候, 這是賣給媒體一個大交情的時候說~~~
joyceyang5533 2013-11-26 16:15 #310 wrote:
??
歐盟乳牛只能用三十種動物用藥
台灣核准用於乳牛的藥物四十八種

多十幾種藥物可以使用叫做差不多??
差不多先生...差很多好嗎


哇!好了不起啊!知道30種和48種差很多.不過.......

jiunyiu 2013-11-25 21:30 #238 wrote:
joyceyang5533 2013-11-25 17:13 wrote:
常規?又不是定理!難道常規項目不能增加嗎?

在發生這麼多的食安風暴之後~還依照以往的常規??
不懂變通增加多一些項目的檢驗??

那不是不負責任~根本是迂腐


商周既然那麼崇拜歐盟,您要不要去查查商周提的那些項目,在不在歐盟的牛奶檢測項目裡


我在238樓問的問題您沒回答呢~~~喔,對了,您知道歐盟是可用哪30種,台灣是可用哪48種嗎?

quency.kuan wrote:
還有一點懷疑的是政府怎麼就對商業周刊就這樣輕輕的放下了。


因為無法可罰啊

等著看商周怎麼給酪農一個交代吧
選我選我選我選我選我選我

bjackie218 2013-11-26 11:17 wrote:
陳先生說自己有7年食品實驗室資格,就金車的實驗室,幹嗎不敢說
...(恕刪)


那.......我忍不住會想問一個刻薄的問題:三聚氰胺的問題發生時,他還在金車嗎?如果他還在金車.....怎麼沒發現啊?那麼愛看圖譜的人早該發現了吧.......

(會不會他想,終於有人破梗了.他開始blabla甚麼他就是因為在金車看到太多,所以........blablabla...)

continuum wrote:
儀器 ? 太高級了吧...(恕刪)


滴定?!太高級了吧.快速檢驗試劑就好了..............

quency.kuan wrote:
這不是我個人主觀想法...(恕刪)


沒看那一個節目,不過看了您提供的連結.下面有人的評論是:"現場都是商周的人".這.........

您可以看看這個連結吧:如果牛奶沒有錯,又怎麼能讓酪農輸?
jiunyiu wrote:
沒看那一個節目,不過...(恕刪)


說現場都是商周的人,我覺得太沈重了有點亂扣帽子,看來賓名單,應該只有兩位才是,中興大學教授沒在現場,我猜節目是晚上直播,教授在台中不方便上台北吧,況且公視在官網也蠻公正作雙方平衡報導。
quency.kuan wrote:
看樣子正反雙方拉鋸爭議點就在"代謝物檢測",我合理懷疑政府在學理上可能也搞不太清楚,
是不是有類似中研院等學術機構出來主持公道說清楚。


不是不清楚.

以抗生素為例吧.現在畜牧業用的抗生素都是早期的抗生素(為什麼不用最新的抗生素?貴啊!畜牧業也是很多成本的.早期而便宜的藥就有用的話,幹嘛要用貴的!況且還有抗生素抗藥性的問題,而且未必可用.).這些抗生素都是很早就被發現的,關於代謝等的藥物動力學問題早被研究的很透徹了.有些什麼代謝物早就被了解了.

而那位陳大教授所驗出來,他說是抗生素代謝物的東西.....是個到目前為止沒有人說是抗生素代謝物的東西,最起碼我沒查到這方面的資料,也沒聽說有人查到.沒有相關的文獻報導,那位大教授就說它是抗生素代謝物,這自信哪來的?沒有文獻佐證,他說的話就是空話.這不是政府搞不搞得清楚的問題,而是沒人知道也沒文獻佐證他說的話.

代謝物是什麼?代謝物就是被分解破壞之後的產物.有機反應一個常見的代謝物叫做水,化學式H2O.沒錯,就是我們常喝的水.正常情況下,你會說水有毒嗎?有毒的,沒毒的,都有可能在代謝過程中產生水.所以除非這個代謝物有唯一性,很多東西都有可能代謝出相同的產物.商周報導的問題就是把代謝物妖魔化,硬指那些代謝物就是從某個不該有的東西獲得的,而不告訴讀者還有其他很多的可能性會產生相同的代謝物.這不是政府或其他人對代謝物研究的不夠多,這是因為了解的太多才知道很多東西都可能產生相同的代謝物.這也是為什麼在食品的藥物殘留研究上針對原型藥而不是代謝物的原因.如果拿國外的牛奶去燒,搞不好也燒的出那些代謝物,這時陳大教授會怎麼說呢.........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45)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