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urue wrote:
我又不像教育部,是台大的主管機關,那來的權力去糾正台大。
我不是在這裡舉發,管中閔發表不實聲明了嗎?
法院是不處罰 "說謊" 的人,要去法院舉發管中閔說謊,還不知道要用什麼罪名去舉發他。...(恕刪)

yurue wrote:
我想表達的是,管中閔在聲明中說出 "不實" 的話。
說謊的人有資格當 "台大" "校長" 嗎?...(恕刪)

釐清管中閔疑義提案遭擱置 台大:請教育部依法行政
台大籲教育部依法行政、儘速聘任
校務會議擱置動議,台大已多次請教育部依法行政。<==你認為這是不實發言
管中閔聲明提到台大校務會議已表達明確共識,教育部應速予核示。<==你認為這是造假、說謊

你絕對有權質疑台大,請他們修正不實言論
並將你所謂「管中閔的罪狀」交給教育部

依照「管中閔的罪狀」,你認為管中閔不夠資格擔任校長
哇塞!!這天上掉下來的禮物,民進黨會很感謝你唷
你打管有功,搞不好還能撈個黨職或公職或肥缺之類的..



黨工因為選舉工作項目變了嗎?

這棟樓蓋這麼高,你也貢獻不少樓層,你竟然連本棟樓討論的議題都不清楚,還發文問 [管中閔發表什麼 不實聲明 ? ]

那我就再貼一次文,依據逐字稿,在投票前有代表提問,擱置通過後的程序,議事人員也就 "擱置動議" 通過後的效力與後續程序做了說明。

校務會議達成的共識,就是單純的〝這個議題不再討論" 。而不是管中閔聲明中所說的 "造假" 共識。

==============

某位校務會議代表:擱至之後是什麼程序,如果擱置和通過了之後要怎麼做,是教育部就要公告校長當選人嗎?還是就永遠沒有校長?

台大代理校長郭大維:我請議事員幫忙解釋擱置的意思。

劉有恆(議事人員):擱置動議就是lay out of table,程序之內沒有拿出來就是不談。程序就是同一會期沒有抽出就沒,這在美國國會常用來多數黨弄少數黨,如果期限內抽出會回來,擱置如果通過程序上是被暫擱,實質上是沒有。沒有以後就要重新提案。

Dwing wrote:
你這兩段的校務會議的...(恕刪)
請問管中閔發表什麼 不實聲明 ?
yurue wrote:
校務會議達成的共識,就是單純的〝這個議題不再討論" 。而不是管中閔聲明中所說的 "造假" 共識。


台大這次開校務會議的目的是?
台大這次開校務會議的目的是?
台大這次開校務會議的目的是?

原來開這會的目的:不要討論這"開會主題"?



老話一句:你幾歲了?

還有 你只挑你想看的解釋"擱置"這兩個字的片段 (這不會去查字典?)

那之中 為何要擱置的理由 那一段為何不敢說?

生農院袁孝維(台大校長遴選委員、校務會議教師代表):我是森林系袁孝維,各位親愛的代表,在台大校長遴選這件事上,各位飽受各種郵件、信件、網路消息轟炸之苦,今天又聽到這麼多唇槍舌戰,一定感到相當疲倦。我自從當選遴選委員以來,一直是以謹慎謙卑的心、全心全意,希望選出能帶領台大向上提升的新校長,這個心意從不怠惰,我也深深觀察到其他二十位委員,也都秉持這樣的熱情心念與高度,同心協力為台大。誠如吳瑞北教授在12月24日在臉書發文的「也算是落選感言」裡面提及的,遴選委員是很用心的,公聽會和公開說明會每次都出席得很多,可以看出他們的盡職,他們研讀確認各種資料,對候選人都花了很多時間,台大應該感謝他們不計毀譽、無私無畏的貢獻。八位候選人都是一時之選,遴選最後選擇管中閔,他的領導能力、他的亞洲旗艦計畫,再再都是台大迫切需要的。各位有機會可以去台大網站管中閔看看治校理念、政見發表和答詢,就會明白我的意思。今天,多麼不幸,外界的行政、立法、司法和監察院,各院的政治力量,毫不留情地伸手進來,阻撓新校長的上任,學校內也有老師裡應外合胡亂爆料,莫須有的毀謗,台大何其無辜?我們何其無辜?拖累了台大與台灣的高教,這眼睜睜的事實難道不感到心痛。今天換一個人當選,只要有一小群人以同樣的心態、只要政治人物以同樣醜陋的手法用在同樣的人身上,是不是一樣可以毀謗、惡鬥、拖累?答案是一樣的呀。台大還有未來嗎?各位好朋友,我們還要繼續縱容這樣的惡勢力繼續翻攪我們的校園嗎?我們已經沒有校長九個月了耶,好不容易依循法令程序謹慎而認真的選出來了新校長,我們還要拖延多久才讓他上任?或許經過這次的遴選過程,我們也看到了制度的不足,讓我們可以未來討論這個修訂的辦法和動議,但請不要在延宕新校長的上任,不要再拖累台大向前的動力和國際聲望,讓我們把這些醜惡政治鬥爭帶離台大,讓我們原始的初衷,我們是要教育我們的年輕人,把教育的熱忱帶回台大,非常真心地感謝各位,謝謝。

第五次的報告,大家翻開資料,管教授在台灣大哥大申請兼職,第一條有文號說4/28。第二條本校業餘…同意獨立董事。人事室的說明學校同意是誰的同意。人事室要說明的話,要做非常仔細的說明,不是要人事室馬上回應,有些資料不是非常清楚,這個調查權是內部可以做的資料蒐集跟澄清。類似這樣的事情,學校同意,為什麼不把相關文件拿出來給我們看,人事室可以針對此。現在沒有資料做判斷,我也很願意讓管作校長因為他很優秀。

大家非常熱愛台大、希望台大會更好,剛才校方也依據疑慮跟來函做調查跟報告。知道大家都有很多的意見,但我們台大不能夠繼續停滯在現在的階段,台大這艘船不能夠沒有船長。如果很多議題校長沒有真正出來,特別是國際交流的事情,在正式校長來之前都要被擱置,希望學校的發展能夠更好,相信沒有一個制度是完全的,需要繼續督促,但不能因為這樣就限制台大的發展。台大像一隻老鷹一樣,不能夠一直被困在籠子裡,是否可以先讓我們的校長可以上任?如果大家對於選舉辦法有疑慮,我們後續還可以繼續討論,不要讓台大停滯下來。

音樂所沈冬教授(校務會議教師代表):很特別的校務會議,大家都有點累了,心情很沉重。今天會有一些讓我們驚喜的地方,例如我們的同學認真熟讀會議規則。還是必須要說,經過一個多月,資料都相當徹底,譬如說擔任獨董的時間等等。包括廈大都有兼任的問題都談了。現在到了信者恆信不信者恆不信。有些教授持學術精神想要在一個器物上找個裂痕。我其實對這個事情是憂心的,因為剛才某些委員的發言涉及人身攻擊。譬如他上任了他會受司法怎樣怎樣,不要涉及人品得怎樣。他是中研院的院士、國際知名學者,也被我們尊敬。就算討論也不要人身攻擊,凡是擔任行政主管都知道我們校務有很大的延宕。我們的國際交流需要花很多心力,很多事情流傳在外面我們要看台大的笑話嗎?我們要舉步向前,要終結這樣的迴旋。我相信秘書室、人事室、遴委會的決議。我最後我們要讓他趕快上任,我相信資料,支持新校長趕快上任。

教育部本來作為主管機關教育部應該作出決定,不管核可或是認為無違法,認為瑕疵要撤銷?我們無法等待一個結果無法呈現的結論,換言之,問題是不是在本會討論合法與否作判斷,我的理解是應該是教育部依照主管機關的職權來看遴選是否違法,看決定是否有違法之處去作個討論,基於這個理解我們擱置這個爭議才有正當性,至於我個人對這次開會去處理的問題,如果最後面又回到這個爭議,我們就是還沒決定,我們其實可以請教育部針對這個事件去處理這件事

鄭景平鄭景平(校務會議學生代表):額數問題,請清點現場人數
(清點ing)
現場87人
台大代理校長郭大維:剛剛好
鄭景平(校務會議學生代表):那我走


還有,這次校務會議是應卡管人士連署要求召開,結果開會投票時,這些人都跑到門外躲起來
搞什麼鬼
yurue wrote:
這棟樓蓋這麼高,你也...(恕刪)


就是你雞蛋挑骨頭 ,吹毛求疵還不承認。

1.你媽叫你【吃飯】,你只吃飯不吃菜喔?
2.老闆喊你帥哥,你就是帥哥喔?

咬文嚼字到這樣不是吹毛求疵?跟你生活的家人應該很痛苦吧?
只會分挺不挺管,可悲啊!
台大這次開校務會議的目的,就是要討論管中閔案。
但是與會人員中有人提動議,擱置部分議題。而有一個議題,因為人數不足而無法進行表決。

Dwing wrote:
台大這次開校務會議的目的是?
台大這次開校務會議的目的是?
台大這次開校務會議的目的是?

原來開這會的目的:不要討論這"開會主題"?

...(恕刪)
Dwing wrote:
台大這次開校務會議的...(恕刪)
那之中 為何要擱置的理由 那一段為何不敢說?


不提 [為何要擱置的理由 ],是因為那只是提案人自己的想法。不是校務會議通過的議題,或是達成的共識。

因為表決的 "議題" 內容,並不包含是否贊同提案人說的理由。

依據逐字稿,在投票前有代表提問,擱置通過後的程序,議事人員也就 "擱置動議" 通過後的效力與後續程序做了說明。

校務會議達成的共識,就是單純的〝這個議題不再討論" 。而不是管中閔聲明中所說的 "造假" 共識。

==============

某位校務會議代表:擱至之後是什麼程序,如果擱置和通過了之後要怎麼做,是教育部就要公告校長當選人嗎?還是就永遠沒有校長?

台大代理校長郭大維:我請議事員幫忙解釋擱置的意思。

劉有恆(議事人員):擱置動議就是lay out of table,程序之內沒有拿出來就是不談。程序就是同一會期沒有抽出就沒,這在美國國會常用來多數黨弄少數黨,如果期限內抽出會回來,擱置如果通過程序上是被暫擱,實質上是沒有。沒有以後就要重新提案。
Dwing wrote:
台大這次開校務會議的...(恕刪)

還有,這次校務會議是應卡管人士連署要求召開,結果開會投票時,這些人都跑到門外躲起來
搞什麼鬼


在討論表決他們所提案的議題時,他們都有在場與參與投票。

討論不是他們提案的議題時,他們為什麼不能離開會場?

過半數應參加會議人員,沒有參與這個議題討論,為什麼只質疑特定人員?


yurue wrote:
不提 [為何要擱置的理由 ],是因為那只是提案人自己的想法。不是校務會議通過的議題,或是達成的共識。
因為表決的 "議題" 內容,並不包含是否贊同提案人說的理由。
依據逐字稿,在投票前有代表提問,擱置通過後的程序,議事人員也就 "擱置動議" 通過後的效力與後續程序做了說明。
校務會議達成的共識,就是單純的〝這個議題不再討論" 。而不是管中閔聲明中所說的 "造假" 共識。
==============
某位校務會議代表:擱至之後是什麼程序,如果擱置和通過了之後要怎麼做,是教育部就要公告校長當選人嗎?還是就永遠沒有校長?
台大代理校長郭大維:我請議事員幫忙解釋擱置的意思。
劉有恆(議事人員):擱置動議就是lay out of table,程序之內沒有拿出來就是不談。程序就是同一會期沒有抽出就沒,這在美國國會常用來多數黨弄少數黨,如果期限內抽出會回來,擱置如果通過程序上是被暫擱,實質上是沒有。沒有以後就要重新提案。


原來投票表決某議題,不是 贊同/反對 這議題所代表的的意義與內容?

而只是針對某議題的文字來投票

原來大部分投票贊同"擱置卡管議題" 不代表 "擱置卡管議題" 是共識?

校務會議代表、台大物理系主任張顏輝提案,應擱置第一案的討論。張顏輝說,因像是一般的各級選舉,都是中選會依法公布結果後,若有疑慮再進行調查,但目前台大校長聘任案未完成核定,現在竟要提案討論「非常不尋常」,此例一開,未來將會引用此例,抗爭將永無寧日,若結果公布後調查有重大疑慮,也可發動不信任投票。也就是說,要等管中閔上任之後,再進行討論。

yurue wrote:
在討論表決他們所提案的議題時,他們都有在場與參與投票。
討論不是他們提案的議題時,他們為什麼不能離開會場?
過半數應參加會議人員,沒有參與這個議題討論,為什麼只質疑特定人員?


哪他們為何要發起這會議?
哪他們為何要發起這會議?
哪他們為何要發起這會議?

yurue wrote:
過半數應參加會議人員,沒有參與這個議題討論,為什麼只質疑特定人員?


原來每個議題都要會議人員一一發表意見?
你我的一件相同,你說完了,我還要再說一次,這樣才算參與這個議題討論
那投票算甚麼?

請問

台大校務會議:請教育部依法行政
這句話是謊言嗎?
如果不是謊言
"請教育部依法行政" 如不是台大校務會議的共識/結論
那台大校務會議為何請教育部依法行政?

不過你應該看不懂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43)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