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請問一下這些支持聯考的傢伙,為什麼就非得用分數、學歷來篩選人、分類人,然後分數高的全部擠到少數的幾間學校內?這是什麼心態?
如果你要篩的東西是課業,那不用考試篩要用什麼篩啊??想唸音樂的就去加考術科啊...
說穿了不就是階級心態、菁英心態作祟!!會唸書的學生就應該集中在一起,然後再互相競爭,這樣才可以培育出最好的人才。那些爛泥扶不上牆的人別來跟你們瞎攪和,免得拉低了菁英的水準,你們支持聯考的傢伙,不就只是這樣的簡單邏輯罷了!!
菁英臭了嗎??賺大錢的人可以不用是精英,賣雞排賺大錢的老板可以不唸精英學校,但是劃時代的進步一定要菁英,你以為太空梭是阿貓阿狗設計的喔???說真的,我在你這段的文章裡感覺到滿滿的自卑,我想,你不是菁英學校出來的吧....
然後呢?進入菁英階級會比較厲害嗎?自己的小孩進入菁英階級圈內,當父母的就會光宗耀祖、走路會比較有風,小孩台成清交畢業,馬上就有金飯碗、鐵飯碗任君挑選,不用傷腦筋,對嗎?
這點是誰跟你說的啊??不過工作比爛學校出來的好找是真的
這就是現在你們這些傢伙裡每天在腦袋瓜裡打轉的唯一想法,你們只想把自己對小孩的期許強灌在小孩身上,都不肯花時間跟小孩一起長大、尊重並一起成就他喜歡的志向。你們這些傢伙就是這樣,也不想想自己的小孩真正的想法是什麼?
你這一段跟菁英學校有啥關聯啊??難不成你以為菁英學校的人只會唸書??
那我更確定你沒唸過菁英學校....
當然你家小孩若天生就很會唸書,恭喜你,你不用花太多的腦筋及教育費就可以培養出一個菁英,就像某人嗆聲的甚麼玩社團、玩國樂,照樣可以考上大學,然後只是等著小孩順理成章的進入菁英階級(就只是等著!!!);若對自己家裡的小孩沒信心、怕自己的小孩輸在這培養菁英之路的起跑點,就一天到晚送小孩去補習、補才藝、補志工時數,然後期望小孩日後也可以擠進菁英階級,好成就父母自己的榮耀!!!
你是不是小時候被父母期待很深??其實大部份的父母是覺得,學校讀好一點,工作好找一點罷了....
這就是現在變態支持聯考的台灣人!!!!只看到菁英階級的學歷,而看不到真正的菁英以及他們的父母背後所真正付出實值的努力與汗水,而不只是金錢!!!!只會用很膚淺的用分數來區分人的優劣,不肯花時間、花心思觀察小孩的成長歷程與興趣,與孩子一起長大、一起喜怒哀樂,只一昧強逼著自己的小孩要唸書唸書唸書、拿分拿分拿分、得獎得獎得獎,對不對!?就是不肯用心思考、用心輔導培育出對社會長遠發展有幫助的真正人材,只想把教育的責任丟給學校,而且最好還是明星學校!!!!導致現在很多你們嘴裡所謂的菁英,高不成低不就、一事無成!!!!
講幾個不是名校出來的菁英給我聽聽吧,是"菁英",不是錢賺很多的那種人,另外,誰規定菁英學校出來的就一定要事業有成??
學校的用途,是傳道、授業、解惑,你們這些支持聯考的傢伙,應該都唸過吧?到底懂不懂呀?這段論語裡面,有"炫耀"、"分級"這兩個功能嗎?
那你是沒聽過"因材施教"這四個字囉???把菁英和普通人放在一起,是累死普通人,浪費菁英的時間
你們眼裡的學校若只有"建中"、"北一女",還是"一中"、"女中"、"台成清交"的才叫好學校,那乾脆叫政府把所有的學校全部整併算了,好滿足你們這些人的虛榮心!!!!
蛤???
到底甚麼叫好學校,就是傳道、授業、解惑而已嘛!!!只要可以滿足這需求的學校,不就是好學校嗎?需要用這麼虛偽的校名來分學校、學生的好壞嗎?
說到這,你就不懂了,以前建中流傳著一句話~~一流學生,二流老師,三流設備,菁英學校的學生之所以利害,很大的一部份就是因為""自己鞭策自己"",建中裡沒老師會逼你讀書,最多就是你有問題去問他,就拿我以前的數學老師為例,今天下課前告訴你下次上課的範圍,同學回家自己唸,唸不懂的就上課舉手問,他只負責回答你的問題,不負責上課,因為求知是""自己""的事,這種老師去教普通學生,普通學生會想死吧...
說真的,"自己鞭策自己"這件事在出社會才是最重要的,這是成功者的特質
告訴你們,你們每天罵的政府官員,上至總統、下至地方各機關公務員,就是你們心裡、眼裡、嘴裡說的"菁英"!!!!我們國家就是被這些"菁英"統治、管理,導致人人有權柄、個個沒擔當。而你們這些支持聯考的家伙,一面罵這些"菁英"、一面希望自己的小孩長大後也能成為這樣的"菁英",你們還真的不止是變態,簡直是病態!!!!
那找街友還是陣頭還是流氓當總統,你說好不好啊???別鬧了,總統是人民選的喔,選錯人,應該是先怪選民吧...另外,誰跟你說公務員是菁英啊???
最後,我可以告訴你們這些支持聯考、支持名校的傢伙:你們是最懶惰的父母!!!!你們小孩若長大後若還能找的到自己的興趣專長與出路,那是你們小孩運氣好,而且是自己肯努力所換來的,而你們只是付出了精子、卵子跟金錢,其他的跟你們一點關係也沒有!!!!
小孩的成就本來就和大人沒有關係啊???每個人的成就都是靠自己掙來的,這和菁英學校有啥關係啊???還是如果有一天你的小孩有了成就,你會告訴他,你是靠老爸的喔...
神鵰俠 wrote:
在下五年級後段班的,這樣我可以有發言的權利了嗎?
就算不是五年級後段班,就不能在這樓發言嗎?
補充一下,像我們這樣歷經聯考年代的學生,肯努力就有工作,那是因為那個年代使然。不同的時代背景,不能老是用同一種方式來教育下一代,這樣不知道你認不認同?,...(恕刪)

說的太好了
我也是5年級後段班的
我小時候(小學)回家都還要煮飯跟養鴨呢
回家有做不完的家事
假日還要到田裡幫忙
現在的孩子要嗎?
有的人真的不知道在想什麼
真的比我們這些5年級生還要死板
以前我們哪裡有電腦可以用
有一台收音機陪伴讀書就很偷笑了
現在哪一個家裡
哪一個小朋友沒有電腦跟網路?
那些喜歡聯考的
就讓他們互相取暖吧
剛才新聞報導已經講了
免試提高到25%
免學費提高到148萬
還有喔
那些支持聯考的人也許沒有想通過一點
不管教改怎麼改
台大醫學院絕不會缺額
台灣每年新生兒雖然已經很少
但是絕對找的出人來唸台大
我知道有人會回說:有錢人的小孩才能進去唸
那我要告訴你們
是你們"自己認為"如此
不是大家認為
至少我就不這樣認為
美國已經開始制定「填鴨式」教育的藍圖,涵蓋幼稚園到高三。 目前著重於數學及英文兩科,所有學校將使用同樣的課本教材與文學讀物。 目前全美已有48州同意聯署,反對的聲音遠比預期的小。
沒辦法,美國的自由教育教出太多「自以為會思考」的人。



======
個人覺得,要批評聯考或自由教育的優缺點之前,至少要能站在客觀的立場,並且對於兩種升學方式有基本的認知。 不要動不動就與政治牽連,或是與過去的歷史做一些莫須有的連結。
聯考: 所謂「一考定江山」。
無論學生怎麼玩,怎麼讀,只要聯考考得好,未來就有好學校可以讀。 這至少給予弱勢家庭一個翻身的機會。 有些孩子家境不好,自小就需要打工貼補家用。 白話一點來講,在聯考制度下,他們至少可以打工幫忙貼補家用,等到考前幾個月再拼命讀書,如果資質好,自然可以考上公立學校。
但是現在採用美式的自由升學方式,弱勢家庭幾乎沒有翻身的餘地。
美國升學所需的過程很簡單:
(1) 九年級到十二年級的總成績平均(也就是初一到高三的大大小小總成績),包括所有功課,大考,小考,加分題...等等。
(2) 課外活動: 包含寒暑假與在學時期,範圍包羅萬象,從擠進學校球隊校隊到各式各樣的樂器與比賽,甚至到名校參加夏/冬令營,或是跑到著名醫院或癌症中心做研究。
(3) 高中需要畢業考,申請大學需要SAT或ACT,當年只考數學與英文,現在則是什麼科系都有。
光是這幾樣,你知道想擠進一流學府需要多少耐性,金錢及資源嗎?
學生需要持久力,需要耐心,需要有上進的心,並且在任何時候都不能有太大的差錯。
家長需要大量金錢與關係,才能讓學生得到別人得不到的機會。
這樣說好了,我當年的一個學生,她高中畢業時的履歷表,居然比我實驗室裡的博士後研究生還要長。
她初一到高三的總成績平均是3.98 (正常狀況下,最高是4.0),也就是畢業平均成績是99.5分。 這樣還是全校第二高,而且還不是美國的著名高中。 她沒達成4.0是因為有次身體不舒服,小考失常。 SAT考2350分(滿分2400分,涵蓋英文數學寫作),外加SAT II單科考試的數學2/分生/化學 都超過740分(滿分各800分)。
她的課外活動也不少:
1. 她是學校舞蹈隊的隊長,而且全美國高中比賽前五名的隊伍。
2. 她是學生政府的總統,但是不是一般學校裡的學生政府,而是代表全加州高中生的學生政府的頭目,
代表全加州學生去跟加州州長爭取學生權益的人。
3. 武術屬於黑帶等級(段位我就不知道了),其教練是前中國國家級的武術教練。
4. 鋼琴與小提琴都得過獎。
5. 幾年前得到英戴爾科學獎(前身為西屋科學獎)全美第五名。 這個獎項的外號是「小諾貝爾獎」,因為許多諾貝爾獎的得主,年輕時也得過西屋科學獎。
其他一大票五四三的就不用提了。
為了英戴爾科學獎,父母動用關係讓她有機會接觸到我們的癌症中心。 但是她自己也非常努力。 她早上六點進實驗室,做到早上七點半,之後回學校上課,下午三到五點是跳舞隊/辯論隊/學生政府,五點到七點是武術/鋼琴/小提琴/跳舞練習,七點半回實驗室做到半夜十二點,然後才回家做功課到清晨兩點。 任何時候只要有空,不是在寫論文,就是在讀論文。 這裡的論文是可以發表在期刊等級的論文,不是高中等級的文章。
她寫文章的速度,比我審稿的速度還快。

更難得的是,只要我建議任何事情,她一定會馬上改正,甚至於對長輩的態度,寫email的方式及語氣...等等,完全沒有驕縱,驕傲或自以為是的氣息。
這種緊湊的生活整整過了三年,從高一到高三。 然而這樣的成績,哈佛大學居然還等到英戴爾科學獎公佈之後才收她...
原因很簡單,因為除了英戴爾科學獎之外,其他都是正常值內,沒什麼特別的。



回想看看,我們高中時期在幹什麼?
現在有多少小孩可以像這位小女生一樣吃苦耐勞又聽話?
現在有多少家長有本事,有意願,來花那麼多錢栽培自己的小孩?
再想想,不過是為了大學,有需要活成這樣嗎?
這種制度會比聯考來得輕鬆嗎?
所以囉,任何人都有權利反對聯考,但是請想想是不是任何人都有本事反對聯考,是不是每個人都有本錢來應付聯考外的另一種升學模式?
然後再想想,為什麼美國現在開始制定填鴨式教育的藍圖...


jayco wrote:
你們真的都對現在台灣多元入學,
一綱多本,造成對弱勢家庭不利,
因貧富差距,城鄉差距,造成對富人有利,掌握較多資源者有利,
...(恕刪)
你應該是住在都市裡面沒錯吧
請看
潮中59人摘星 屏中3人上醫科
請耐心的看完它
這在以前是不會發生的
因為會讀書的孩子不會去唸這些學校
好歹也要去唸雄中雄女
所以這些學校如果沒有多元入學
絕對100%不會有所謂的醫科生
再來講到弱勢
弱勢在台灣的定義大概就是沒錢
沒錢怎麼補習呢?
所以就算沒有多元
補輸人家
一樣是敗下來
該不會現在真的還有人會相信
三級貧戶不用補習一樣上台大吧
前面有人提到美國開始搞填鴨
填鴨跟聯考有什麼關係?
填鴨只是教學方式不一樣
又沒有說要聯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