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lats wrote:妳送小孩去補習班是為了考上大學?還是去認父親的?老師如果是女的,也是一日為師終身為父喔 剛好陳師是男老師,所以是「終身為父」不為過。請問您有小孩嗎?那您送小孩去補習是為了考大學?還是羊入虎口的?
xilats wrote:妳送小孩去補習班是為了考上大學?還是去認父親的?老師如果是女的,也是一日為師終身為父喔 那就一日為師終身為母阿,誰說不能?現在是男女平權了也對以後叫小孩補習就為了上大學,老師傳的關心簡訊就已讀不回好了...
yurue wrote:所以,你跟檢察官一樣...(恕刪) 前面扯法律藥物被打臉之後開始扯國文造詣?你要自我感覺良好我也懶得吐槽你,檢察官有沒有搞錯證人的意思應該是直接問證人而不是問你,你有意見請你拿出你是證人之一的證明,或是去作證的證人有授權給你的證明也可以。
seanight wrote:也對以後叫小孩補習就為了上大學,老師傳的關心簡訊就已讀不回好了... 回了,就要袒裎相見?所以異性主管的關心簡訊也不能回,回了就要體液交流?不知這是否是您的邏輯?「五十而知天命」,知天命的意思是知道上天的旨意、人的自然稟賦與天性、人的道義和職責等。
vu84vu wrote:您有小孩嗎?...(恕刪) 女精神科醫師的話~~致所有在焦慮中的父母們作者 : 陳映燁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 精神科醫師〉 圖片來源 : 康健雜誌過去一週來,新銳作家林奕含事件在社會上激起不小的漣漪,許多家有女兒的父母不免擔心──要如何教養家裡的寶貝?讓她有能力判斷社會的醜陋?抑或是如何與她溝通?讓她深愛自己,即使遭逢人世的邪惡艱險,依然可以抬頭挺立不放棄?身為一個女性精神科醫師,二十多年的臨床生涯,多次看著無助的父母帶著神情茫然的女兒,那些社會的不堪與醜陋,硬生生刻印在女孩心理,從此以往,她再難接受自己,因此手上、心上盡是割痕……. ,我總是試圖翻轉這些印痕,因為臨床經驗告訴我,只要我們可以顛覆傳統的刻板態度,這些苦,可以經歷得平順些。今天,要傳達給父母親們三點教戰守則,希望大家可以用上這些原則,與女兒一起成長 ──1.請教導您女兒成為一個「人」而不是一個「女人」:請不要教她服膺我們那個年代的「女孩子家」哲學。您若教她「溫柔」、「順從」,當個值得「被」稱許、「被」欣賞、「被」讚美的女孩子,等同於將她的人生願望建築在成為一個溫順可人、備受他人喜愛的「女人」,她會以為找到好人家、被人疼愛,有「好老公」「好歸宿」是重要的人生目標,而「好老公」指涉的是找到一個身份、地位、學歷、財富優於女方的對象,年齡通常也比較大, 當女兒被這些教誨潛移默化,她極容易陷入「師長崇拜」的漩渦裡。對一個十多歲的女生而言,老師的身份、地位、年齡都是這麼高高在上,當老師稱讚她、欣賞她,女孩們很容易陷入「女人」找到堅強臂膀依賴的「偽幸福」中,輕易就會掉入師生戀的泥淖。所以請教導她成為一個「人」,讓她知道她得勇敢、負責、堅韌、努力追求自己的志業與夢想,她的價值與自信不是建立於「被欣賞」「被肯定」。所有的「被…..」都是次要的 ,她必須要看到自己的主體性,例如,自己要成就一個怎樣的人生?要完成什麼志業?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不是被動的等待「被」發掘、「被」喜歡、「被」欣賞,所以當老師跟她示好,她會有自信的知道,是自己真的好、老師的肯認讓她更有信心的為自己擘畫更高遠的未來,當夢想放在高處,「找個強壯男人依靠」不再是幸福的指標,這才真能飛向自己的未來。2.請勿輸入「貞操如命」的價值觀順著第一點教戰守則的理路,就會知道「貞操」是無足輕重的,與人生追求相關性不高。女兒的人生操縱在如何構築自己的理想,與誰發生過性關係只是自己人生追求的一部分。所以請不要輸入傳統「貞操如命」的八股教誨,這樣才不會一旦與男友發生性關係,就覺得「以身相許」,不能輕易離開,伴侶間的暴力,經常是貞操觀念的遺毒,若女兒從小就知道要「許給自己」,不要「許給別人」,就會更奮力爭求自己的權益,有能力遠離家暴。同樣的道理,當遭遇性侵事件,傳統的貞操觀念會讓女孩拼命責怪自己不小心、沒有保護好自己,所以害自己「不完整」,擔心這「不完整」導致遇不到好男人,而嫁不到好男人在「貞操如命」的價值觀裡等同於人生悽慘,在這樣的邏輯中經常會陷入重複自殺/自傷的循環。這種對於貞操的過度歌頌與順服,往往是女性悲劇的源頭,太執著於「為自己的丈夫保留完璧」,苛求自己身體的「完整」「完美」,而不注重自己身為一個人,如何在風浪中追尋自己所愛?重新建立對愛情的信任?如何安全的滿足自己對愛的需求?這些才該是我們女兒需要關注的焦點。請教導女兒著重於「自我追求」,而非「身體完美無暇」的苛求,所以,請讓女兒知道,不會因為被性侵,自己就不完美,人的完整是因為自己可以獨立思考、可以知道自己要什麼?渴求什麼?有能力追求自己的想望!絕不是建構在「身體完美無瑕」的苛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