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魨 wrote:
13同意,2不太認同
引進外勞可能要看產業需要,像我在醫院看見有外籍看護,我是不知道她是嫁來臺灣才去做看護還是直接外勞引進的啦。重點是有些行業別或有些職業真的你叫臺灣的小伙子小姑娘去他們真的不太會想去。
我舉個例子吧,為什麼經常發生海上喋血事件,因為外籍漁工,也許文化上差異,也許受虐待或責罵不詳。
為什麼漁船多半招外籍漁工或者大陸籍漁工!?你翻報紙看看就知。大概都是勞基法最低薪資起跳,年輕人應該不會想去,會去我想會是這種http://tw.news.yahoo.com/%E8%88%AA%E6%B5%B7%E7%8E%8B%E4%BA%BA%E7%94%9F-22%E6%AD%B2%E5%A5%B3%E7%95%B6%E8%88%B9%E5%93%A1-%E6%9C%88%E8%96%AA9.6%E8%90%AC-041641727.html
說真的跑船很辛苦,萬一暈船還沒處跑,除非跳下去游泳-.-。我的意思是外勞可以某種程度填補空缺,當然是指本國人不會競爭到的項目,比較不會重疊,至於那些要開放這又是很深的學問了。...(恕刪)
很多國家都是不開放長期居留的外勞..
澳洲就是個例子...
開放引進外勞基本上就是引鴆止渴..
並不是所有國家都是想當笨蛋自找長期無解且如滾雪球般的麻煩..
市場價格是供需決定的, 當外部供給加入, 本地的供需狀況及價格即會破壞...
買方(雇主)當然是希望價格越低越好..
有了外勞加入, 原本該區塊的勞動力因排擠而不得不移動, 再加上中教高教擴張, 迫使本地勞動力集中到某些特定區塊
在人力供給巨額超額增加下, 人力市場薪資價格不持續巨跌才奇怪呢..
且這狀況若一啟動, 除非本地有產業升級增加巨量的需求, 否則惡性循環不會停止..
但產業升級一來萬分不易且非迅速立竿見影..
除非忍受巨痛回到原點打掉重練, 但狀況有可能比現在更糟以倍計, 且會立刻發生..
(哪位政客會做這事?)
所以基本上現在台灣的狀況已是無解...
所有的辦法都算是呼弄, 徒勞無功..
以拖待變, 繼續玩傳炸彈的遊戲..
反正誰都改變不了, 總有政客會上台, 上台被罵是必然, 在台上能撈多少才是重點.
對個人而言, 要避免成為這狀況下的受害者, 除了成為資方外, 基本上就是兩條路,
一就是學好語文, 成為國際人可到世界各處打工(高階或低階皆可), 走向菲國人民的路.
二就是成為外來人力不能取代的職位及工作(如非具本地學歷或國民無法從事者), 若有法規總量管制或保障者更好.
這些年來強調全民個人請學好英文就是針對第一種狀況.
而醫,牙,藥等總量管制科系, 軍警院校持續高分及國考人數持續大增就是第二種狀況..
OracleW wrote:
其實原因很簡單。台灣...(恕刪)
剛好看見勞委會提到3K
勞委會:3K五級外勞機制不變
http://tw.news.yahoo.com/%E5%8B%9E%E5%A7%94%E6%9C%83-3k%E4%BA%94%E7%B4%9A%E5%A4%96%E5%8B%9E%E6%A9%9F%E5%88%B6%E4%B8%8D%E8%AE%8A-112223845.html
之前有幾回剛好去所謂的就業博會,看到一些廠商找人,看起來就是派遣獵人頭公司出面在承攬的。
一香(箱)、兩香(箱)、三香(箱)、四香(箱)、五香(箱)
(老闆聽了很爽一直搬)
老闆,我要張君雅五香海苔一包
figo1958 wrote:
派遣人力對個人自尊有...(恕刪)
到底是吃飯重要,還是自尊重要。
如果沒有人力派遣業,就馬上會有一大批大學畢業生失業。
也會有很多行業運作發生困難。
你如果是個找不到工作的畢業生,好不容易找到一個人力派遣工作,負責電話行銷業務。
你再來看看你的心情是小小的鬆了一口氣,還是自尊受損。
如果你是一家需要外力協助幫助行銷的企業主,到底是人力派遣業馬上給你 10個行銷人員比較快,還是自已找10個電話行銷人員比較好。
不是派遣業就很容易隨隨便便進入的,你也要有一基本的能力,也需要面談,也有勞保,也是一份正常工作。
派遣業幫員工找到一份工作,又幫企業主找到可行的辦法,派遣業等於兩邊都救急了。這行業那里有問題,明明供需就存在,明明對經濟運行就有幫助,明明就可以降低失業率,明明就可以降低通膨,那里不好,看不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