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nibal1005 wrote:這次登陸後看看有沒有...(恕刪) 我是不知道月球表面積是有多大? 如果只有足球場大,找那面旗子是有可能, 如果有如台北市那樣大,想去找到那面旗子,應該很難吧?人在地球,人眼就可以看到月球,人在月球,人眼應該看不到台北市吧,由此推論,月球表面積應該遠比台北市大吧?
44年前的科技與今天不可相提並論,登月小艇月由幾個火箭控制下降上升,互相平衡穩定姿態,需要位置感知器與精密的火箭噴量控制,當時沒有微機電感知器,任一感知器都是現在的幾十倍大,而硬碟與RAM也都還沒發明,相同計算能力的體積與重量是今天的千倍以上,登月小艇上電腦的能力不如現在大學生手上工程計算器,如何能及時進行穩態控制計算與火箭操作?(這種動態控制不可能透過無線傳輸交回地球太空中心處理,直到現在都沒這種技術)事實上登月小艇如何維持穩定的技術直到今天還是個迷,因為登月任務結束後這個技術就失傳了,沒有理論與產品留下來,如果美國保有這個技術,魚鷹機就不會辛苦多年才克服不穩定問題.加上當時的電池蓄電力不比今天(月球上很冷,直到現在低溫仍是電池巨傷),材料也不可能太輕量化(碳纖等複合材料未發明),小小十噸多重量如何能裝人,氧氣,電腦,感知器,火箭,燃料,電線管線,以及密封與隔離材料?(可以想像用當時的攝影機,與現在用手機拍影片的的體積重量差異)以現在的技術,由美國與中國進行的載人登月計畫,登月小艇仍沒辦法做到40年前那麼小,因此我認為以過去科技是降落月球很難,月球上待上兩天再回到地球更難,若真有人在40年前降落月球,應該是降落月球的人沒有回來(短期內要進行火星任務也會是一樣有去無回的做法),另外假裝幾位太空人回到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