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nderbird wrote:
你確定那些是人嗎?...(恕刪)
他那一看就是設定成最短路徑逃生呀
至於爲甚麼要設定成這樣,
當然是因為先給他一個確定的假設後,程式就不需要判斷
直接在人員起始點上,就判斷出每個人要往那邊走。而已在起始時判斷完,就再也不變了。
他這樣作,接下來模擬才會快一點。
如果是每個時間點,都判斷人會往那邊跑,
那他這模擬花的時間 最差狀況應該是現在模擬時間的N次方倍
N是多少?他模擬好像是30分左右,假設他一個simulation time step是10秒好了
N就180,也就是現在模擬時間的180次方倍。
總之,模擬的蠻粗糙的啦
他把人對路徑的選擇model 成time invariant event
悲哀喔
vistac wrote:
原來這還要花錢喔這...(恕刪)
400萬作一個模擬評估
我個人是覺得蠻貴的啦
通常如果甲方是要賣軟體,那就是乙方出人去「試用」
結果誰知道北市府爲了趕時間作秀,當然甲方也就獅子大開口了
它這軟體實用性,看它跑的結果來看,我是覺得看起來以眩爲主!
只是讓我大感意外的是柯文哲居然會拿一個模擬結果當行政機關執法的主要依據。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到另外一個問題,就是它模擬 人的移動
1、它假定人的移動速度是恒定。也就是只會走不會跑!這不是很奇怪嗎?
2、它又假定人的碰撞行為爲布郎運動。
以第二點來說,這也蠻搞笑的。
一群人在逃生時,怎麼會每個人都像無頭蒼蠅那樣一碰到前面的人然後就在原地2公尺內打轉?
第一個問題是巨觀的問題,第二個問題則是微觀的問題
大家有沒有注意到,它這模擬太過專注在把微觀狀態表現出來,讓你感覺它這模擬好像很真
其實花計算資源去表現隨機碰撞,還不如把大家擠著過門的行為用流體力學來model 它還合理一點
基於上面幾點,再試用過之後,我就會準備開始換另一家來評估了。
給的comment就是 ~缺乏整體的methodology
至於拿來當執法依據,任何稍有工程科學常識的人應該都知道
一套不太成熟的模擬系統,最多只能拿來當參考,怎麼能拿來當主要判斷依據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