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纜漲定了外縣市民眾漲到150元、北市民60元


economic wrote:
可能不容易提升旅遊價...(恕刪)


2個月前才在推

現在馬上漲

SwordDog wrote:
我住在新店,離貓纜很...(恕刪)



家住北投陽明山⋯⋯⋯⋯⋯⋯⋯下




一次也沒搭過





又不是鄉下人,有風就要跟,別說50,免費都沒想去搭




畢竟,時間,用錢都買不到(生命,應該花在美好的人事物上)

dj720c wrote:
票價漲再高 保證還...(恕刪)


貓纜上去蠻無聊的
就一堆攤販...
多做一點規劃跟建設才是真的
跟朋友去大多說無聊
帶歪國朋友去都蠻喜歡的
可能茶園菜園墓園對台灣人太稀鬆平常吧

除非要放棄貓空,不然纜車還是別放棄
山路不大
公車的廢氣臭死了

dj720c wrote:
票價漲再高 保證還是一樣虧錢!!!
貓纜的問題是 搭纜車上山後 山上什麼都沒有
去過一次就不會想再去的景點
50都沒人要去了 還漲到150


跟你說啦,認為『50都沒人要去了』,大概是在『平日』去看而得到的印象
認為『太便宜而一堆人去』,大概是在『假日』去看而得到的印象

如果有帶小孩去坐過貓纜的,大概都會『應小孩要求』再坐幾次
有時候,享受的是那個『過程』,而非執著在『終端產品』。
當然,終端產品的好,可以讓過程加分、加乘;
但是如果著眼在過程,那也是一種享受。

回到另外一個定位問題,到底貓纜是『交通工具』還是『觀光工具』?
如果要定位成『觀光工具』,那配套的『山下周邊』跟『山上周邊』都要搞好,
我甚至不反對在終點站那邊大興土木的搞些建設,要說專案也好,總之在一定的安全標準下,
好好的搞好山上的觀光功能。

如果要定位成『交通工具』,那.....我不知道我幹嘛要坐這個上山?

katsumi wrote:
跟你說啦,認為『50都沒人要去了』,大概是在『平日』去看而得到的印象
認為『太便宜而一堆人去』,大概是在『假日』去看而得到的印象

正是如此,
說穿了是供需的問題,
假日曾經想去,但是看到大排長龍馬上放棄,
比較好的方法是平日與假日採取差別費率,
平日就別漲了,
至於假日該漲到多少對營收最有利,那就是需要考量的問題了。
新聞與時事版 = 謊言、偏見與反指標版

KoalaTsao wrote:
那... 日本人要...(恕刪)

天皇陛下萬歲
日本人不用錢~!
貓纜坐過一次
貓空這個名字取得還不錯
那地方真是空到連貓都沒有
上去上面也不知道要幹啥
純粹就是去坐纜車
如此而已

街口 wrote:
日月潭纜車票價那麼貴(300元),一樣沒冷氣

日月潭纜車是私人企業......

每天漲停板 wrote:
有危險的東西誰敢坐...(恕刪)

原本?以前貓纜可是許多中南部阿公阿嬤坐遊覽車來台北的必經行程,經常大排隊,那時可沒賠錢,很明顯就是當時停運造成的人氣斷掉的原因。
現在假日好天氣還是需要排隊,只是盛況不如從前。

你大概不知道遊木柵動物園,聰明的都會搭貓纜從內站往下坡遊玩比較輕鬆,陸客外國人經常會上貓空。

你去國外坐纜車會很多人嗎?坐的也是外地遊客,這很正常。

別忘了,現在台北市是綠色的,做不好就難道又要往前任推?
我砲故我在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