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avo4freedom wrote:ptt 有計算公式...(恕刪) 不要再說創新啦!! 那是學術名詞, 不適用於全世界的, 台灣搞創新成功的有幾家? 這世界是分工合作, 只要在專精的一塊, 就能賺錢, 要台積電創新, 在N年前我讀研究所時就討論過啦! 大家都認為台積電只會代工沒前途, 會倒!! 結果它生存下來了, 倒是搞創新的公司倒的倒, 那個微笑曲線發明人的公司, 年年虧損, 股價只剩面值左右, 台灣真想創新跟美國公司拼? 等於是叫打SBL的去打NBA...你有幾成生存的機會?
Bravo4freedom wrote:大財團一定要的但跟南韓一樣 全靠大財團 不好...(恕刪) 這一點誰不知道不好,問題是知道了就能再生出一家捷安特?有沒有什麼新政策來促成這家新捷安特誕生?高階研究人力不足,能不能引進陸勞或外勞?不然光靠覺醒青年跟幾句口號,選民又不是選他來當許願仙女的。
Bravo4freedom wrote:ptt 有計算公式上市公司都是公開資訊簡單的小學代數就可以計算出來...(恕刪) 計算公式只能解釋理論理想值,哪裡找到足夠大的消費市場支撐1000間中小企業產能?中小企業也面臨來自全世界的同業競爭. 選擇1000間中小企業是一回事情,養的活這1000間又是另一件殘酷的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