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unglong wrote:
所以民眾根本不在乎...(恕刪)


其實還是跟月薪高低有關
我們公司, 研發這邊月薪平均約70k, 工廠那邊月薪平均約30k
所以研發這邊幾乎都自提6%, 但工廠端除了管理階層, 產線人員沒人自提。
有問過產線人員, 為什麼不自提? 她們直接回我, 每個月全家都快吃不飽了, 怎麼可能自提

我是覺得有點言過其實, 30k, 也差不多跟最底層公務人員差不多, 為什麼不能自提? 除非領22k, 那沒話說

bobbook wrote:
"要提高勞退不會退休前三年把級距提43900即可,幹嘛多花一千多元一個月"

勞保鑽漏洞的方法是退休前幾年保最高階,軍公教則是用所謂的”昇退”!
好些人昇遷就是為了退休,甚至於軍方有人剛昇沒幾天就退的!但退休金卻是用最後職級計算!
不管勞工或是軍公教,這種漏洞才是讓基金保證破產的主要原因!
所以,不管是那個政府要談年金改革,如果不能把計算退休金的基準改為依照在職全期的投保薪資計算,我不相信改革能夠成功!
scopia wrote:
勞保鑽漏洞的方法是...(恕刪)


那些能夠[升退]的人,應該都是些很有官系的人.

我與一些公教朋友聊退休,常常聽到年功俸這個辭!

一般(正常)退休的人,都是領年功俸約 3~10年,才能達到退休條件(年資才能達到 25年以上).

(年功俸可能每個人情況不一樣,既史不退休,也是升不上去)


clwu5724 wrote:
那些能夠[升退]的人,應該都是些很有官系的人.

我過去看到的例子(新聞也報導過),軍方多為將官,公務員多為政務官,教師比例則較少(升等不易)

scopia wrote:
我過去看到的例子(...(恕刪)


以前當兵時(空軍),聽軍官在聊天,也常聽說某某人升階後,退休了!

也常聽某某人佔不到缺,所以領到年公俸或升不上了,又達到退休條件,

應該是選擇退休的時候了!
教師沒有升退是因為教師不會卡等
一路上去公務員的簡任十職等

一般公務員不是委五、薦七退
當官的就薦八、薦九退
能到簡十的, 十個公務員不到一個

大家把錢算清楚也是件好事
畢竟公務員有法律規定不准兼差
哪管你委任一職等領不到三萬就是不准兼差
公務員的退休金有部分原因是為了養廉而來的
不過退休後領到一個月六七萬也未免太過分
適度的調降是應當的

scopia wrote:
我過去看到的例子(...(恕刪)
年金改革起於「退休而領取退撫基金的累積人數越來越多,導致退撫基金入不敷出,未來10年可能破產」。
所以針對退撫基金提出改革,使能永續經營,實是應當,若是扯一些有的沒的抹黑加羞辱、不給尊嚴就是太超過。
退撫基金屬於新制支出,
提撥公式是「本俸×2×12%×35%」
給付公式是「本俸×2×2%×年資」
要真實改革就針對此公式提出討論、精算,使收支能平衡。

wd71687168 wrote:
提撥公式是「本俸×2×12%×35%」
給付公式是「本俸×2×2%×年資」
要真實改革就針對此公式提出討論、精算,使收支能平衡。

以公職為例(勞保請類推),用全部在職期間各投保薪級的年資加權,並乘上當時物價指數後,計算退休金.
設在職期間35年,a1+a2+a3+.....+an=退休年資(35年),a1年資之本俸為A1(已計入當時物價指數),a2年資之本俸為A2,......an年資之本俸為An,
提撥公式及給付公式之「本俸」,從退職時之本俸An改為(a1*A1+a2*A2+......an*An)/35,這樣比起一律拿最後在職本俸An當退休金計算基準要合理,而且領退休金的人也不吃虧
clwu5724 wrote:
到民國 110 年來說,如果也是年資 25年退休, 110-25=85, 那麼民國 110年退休的人就完全脫離舊制!...(恕刪)

退休才是問題的開始!!!
因為公務人員平均退休年齡是55歲,而55歲的平均餘命是27.87年,這將近28年的退休金,將是一筆很大的支出。
所以就算110年退休人員完全脫離舊制,也要138年(110+28)才能脫離舊制退休金的支付。
wd71687168 wrote:
所以針對退撫基金提出改革,使能永續經營,實是應當,若是扯一些有的沒的抹黑加羞辱、不給尊嚴就是太超過。


這是實話, 永續經營才是改革的重點。
現在只有勞退老神在在, 無破產問題, 其他四大基金~軍保、公保、退撫、勞保都面臨破產危機。

如何能在繳同樣的總金額(受雇者+雇主+政府補助), 有同樣保障的前提下, 達到永續經營。
繳同樣的總金額, 就該有一樣的保障。
重新精算公式, 或直接推倒統一架構(但可以依不同的職業別有不同的分攤比例), 才是這任改革小組該好好思考的。

我也支持提領金額應計入全部投保級距平均, 而不是像現行有破產危機的四大基金都是看最後一個月(軍、公保、退撫)或最高六年平均(勞保)投保薪級, 計算最後可領取金額。大家都投機最後幾年才快速升等、升年功俸或調薪, 倒楣的都是後面繳的現職人員。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0)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