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告急:全市交通癱瘓長江水位接近橋面


Nuke worker wrote:
這兩個城市都在湖北...(恕刪)


google map說這兩個都市距離三百多公里.湖北長寬大概四五百公里吧.
版主貼的圖屬於所謂「無腦黑」。
那幾個數字在技術上各有不同的涵義,根本不能直接比較。

1.萬年一遇(其實是萬年一遇流量再加百分之十)是指水壩的「校核標準」,在這種條件下不會潰決。但是已經不能正常運作,例如發電要停止,盡全力洩流。
2.千年一遇是指這種條件下仍可正常運作。
3.百年一遇是指水壩建成後可以將下游荊江河段的防洪標準提高到百年一遇。

4.最後那條新聞說的不能指望三峽,是指當時175m淹沒線以下還沒有完成搬遷,三峽水庫不能運用全部的調節庫容。
moriarty1 wrote:

版主貼的圖屬於所謂「無腦黑」。
那幾個數字在技術上各有不同的涵義,根本不能直接比較。

1.萬年一遇(其實是萬年一遇流量再加百分之十)是指水壩的「校核標準」,在這種條件下不會潰決。但是已經不能正常運作,例如發電要停止,盡全力洩流。
2.千年一遇是指這種條件下仍可正常運作。
3.百年一遇是指水壩建成後可以將下游荊江河段的防洪標準提高到百年一遇。

4.最後那條新聞說的不能指望三峽,是指當時175m淹沒線以下還沒有完成搬遷,三峽誰去不能運用全部的調節庫容。

通常寫懶人包給人看的,是要你知道他希望你知道的事情,不是讓你知道他不想讓你知道的事情。

這段時間川渝沒什麼大的降雨,三峽既沒太大壓力,也幫不上太多忙。

至於質疑三峽為什麼不截流,完全停止放水的那幾位,我就問你們一個問題:完全截流,下游一兩百公里長江斷流,沿岸的魚類和其他動植物面臨生態滅頂之災怎麼辦,這片區域人民的生活用水怎麼辦?

請理解,這個世界上,很少有完全極端的做法能夠成為辦事的最優解。

dohan8850 wrote:
有人習慣用台灣的思維看事情
以為只要蓋個大型抽水站
把水抽到三峽大壩去就解決了


隔天再放下來發電,還可宣稱是綠色能源。
台灣南波萬
我不知道本论坛里有台湾水利方面的网友么,但是我能告诉台湾网友的是,如果没有三峡大坝,流经武汉的长江水流量是7万立方米/秒(98年流量),现在因为三峡大坝,上游1号洪峰被拦截,流经武汉的水流量是4w立方/秒,因为2号洪峰形成点在下游,是三峡力所不能急的,所以才有“抗洪不能全靠三峡大坝”的说法。至于放水的说法,不存在泄洪!毕竟正常的通行还是要保证的,在上游没有暴雨的情况,要断了水运么?放的那么点水量,有没有对武汉抗洪都几乎没影响

大概就是这个样子!对了,我记得以前写《第一次亲密接触》的痞子蔡是水利专业的,而且研究所毕业也在相关机构工作。。应该是没记错的吧

另外,想说全球的水库,绝大部分连洪水流量的1/5都消减不掉的。。。。所以,西媒才没罕见的没有劈天盖地的在这时候批判三峡大坝
iantsai74 wrote:
至於質疑三峽為什麼不截流,完全停止放水的那幾位,我就問你們一個問題:完全截流,下游一兩百公里長江斷流,沿岸的魚類和其他動植物面臨生態滅頂之災怎麼辦,這片區域人民的生活用水怎麼辦?...(恕刪)


不是你理解的這樣。
三峽是世界最大的水電站(裝置容量相當於近20個台灣核四),但水庫容量只排在世界20多位。
至於相對庫容(可運用的調節庫容與徑流量的比值)就更普通了。
三峽根本沒有能力把汛期的洪水全關住。它只能將上游洪水與荊江河段本身的洪水「錯峰」,防止疊加。在合理調度的情況下,再配合堤防建設,才能將荊江河段的防洪標準提高到「百年一遇」。

moriarty1 wrote:
不是你理解的這樣。...(恕刪)


你說的對,但我說的是,“如果按某些人所言,在三峽完全截流,會有什麼後果”,我的推斷也沒錯啊。

moriarty1 wrote:
不是你理解的這樣。...(恕刪)

长江毕竟航道繁忙。倘若提高库容,其水闸必然过长,自然地形又不允许,是多方协调的结果。要考虑抗洪,要考虑长江水路,要考虑大旱时给下游补水。反正长江下游不是旱就是涝的,比如去年前年就是大旱。所以库容才定在现在的这个点,这个是常备库容,不代表三峡蓄水量只有这么一点

泉欣 wrote:
长江毕竟航道繁忙。...(恕刪)


主要不是你說的這些因素。
定在175m已經要移民幾百萬了,造成的社會和經濟問題至今沒有完全解決。再提高不可想象。

moriarty1 wrote:
不是你理解的這樣。...(恕刪)


这个朋友说的非常正确
三峡主要作用在于错洪,就是能短暂的截流下
但是说长时间截流的话根本不可能
有些人也许根本没见过长江或者黄河真正的洪水才这么想
大自然的力量根本不是人类修建的工程可以完全抵抗的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