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說 wrote:能不賣嗎?有等值嗎?...(恕刪) 應該說 早期除了當佃農種田其他賺錢的機會少除非伐木補漁之類而佃農就是被地主剝削的 低下階層風災水災後 還是要交田租除非遇到好的善心地主所以早期農業社會 台灣錢淹腳目應該是不可能並非人人有機會賺大錢而進入工業社會後 到處開設工廠缺人力 只要肯做 處處是機會加上 缺工嚴重 老闆肯給好薪水招工
algerno2 wrote:.一碗陽春麵10元的價格..那在民國60年代比較有可能 民國70年左右我小學2-3年級時...吃的陽春麵真的是10圓 臭豆腐也是10圓台中5權西路上 一棟透天店面200萬也是真的為啥麼知道5權西路剛開不久 我跟同學走在黎明路上同學指著5權西路正在蓋的店面說...我爸說(他爸在附近做土水):一棟200萬我---->小朋友...哪知道200萬一棟是啥麼東東 聽聽就繼續在黎明路上蓋房子工地繼續玩.....沙
1980年代在學校不能講台語,但回到家,6點半大家都嘛在看楊麗花葉青歌仔戲,還可以租豬哥亮餐廳秀錄影帶,爸媽聽的也是葉啟田沈文程的台語歌,那個時代真的是台灣的黃金時期,現在的年輕人是體會不到的.當然啦,開放報禁黨禁之後應該更輝煌才是,哪知現在薪資會倒退...
Andrea Holmes wrote:再輝煌的時代、再富.甚至是以已開發國家身分加入WTO..(恕刪) 已經有人說了 我重複了台灣何德何能在2000年就邁入已開發國家現在 2017來看 台灣距離已開發國家好像也還是有點差距反正就是出了一些問題 導致我們用已開發國家入會 不是真的有那個砍站!
myth0102 wrote:那個瘋大家樂的時代,...(恕刪) 轉折點在哪?在大陸的崛起拉,大陸1978才開放改革,且是慢慢來的,你以為台灣以前很厲害嗎?還不是跟大陸一樣做代工的,用廉價的薪資,水電,沒甚麼環保法規來吸引外資當你薪資成本上漲,環保法規便嚴格,需要大量人力的產業還有辦法留下來嗎?紡織業,燈飾業,禮品業,玩具業,鞋業,傘業,這都是當年台灣最厲害的啦,過了這麼多年,還不是換個地方做代工自有品牌都做不起來你看到大陸這20年的崛起,就是跟當年的台灣一樣啦如果當年大陸早個20年開放,哪來的亞洲四小龍而台灣跟大陸差在哪,差在內需,他們有內需市場我們沒有
Andrea Holmes wrote:台灣人由清朝時的富......雇工的行情是日薪一百錢(約一斗米的價錢),屠夫、牧牛羊孩童隨身帶著數十金,賭博時會毫不猶豫一擲千金。...(恕刪) 光這一段, 根本就是天橋下說書的橋段, 完全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