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xboss wrote:但高雄會塞就真的沒藉口了...(恕刪) 從2009為了世大運博愛路改成這樣走一次罵一次寧願繞遠些也儘量不經過哪有內線整條是左轉道有的車走內線先突然轉外線乖乖地只好走中線走走停停還要跟外線機車擠將本來速限六七十的博愛路(過同盟路後,原本規劃同民族路,中間綠帶分隔島有設左轉道)搞得只剩3-40常常快車道只要有車待轉(往左或往右)全線直接定點
高雄的紅燈加速模式也是很特別的交通文化綠燈時速3-40公里慢慢晃,閃黃燈了繼續慢慢晃晃到變紅燈時明明離路口快30公尺卻是開始灌滿油門直衝,但衝到馬路中線又減速了(此時另一邊綠燈都快10秒了)....然後變綠燈這邊雖然是綠燈卻沒甚麼人起步加速多半是慢慢滑出,似乎在等紅燈邊的闖過去每次紅綠燈多半都可看到這畫面上演,不然就是綠燈起步了發現另一邊紅燈的還在闖過來嚇得煞車(外地或回鄉民眾...)每次回高雄都無法適應這種文化...紅燈煞車卻要擔心被後面撞或是綠燈起步要擔心撞闖紅燈的回鄉客...
亞利安星人 wrote:紐約沒排進去我還蠻意...(恕刪) TomTom index 是比較平時與塞車的差異,變異大的排名在前。與絕對行車時間長短沒必然關係,因為各城市路況,大小,新舊,路寬...均不一樣。舉例,台北平時開車3公里花10分鐘,塞車時花13分,指數為0.3.台南平時花8分鐘走3公里,塞車時花12分鐘,指數為0.5.台南因此排名在前,但實際行車卻少於台北。此指數說明的是變異數,越高越不可控。當然如果你要看絕對車速,那是另一面向。TomTom index 採其GPS 與 電信業者的手機大數據分析,應有參考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