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ckmail1971 wrote:
看來COSTCO重..
COSTCO這半年許多物價都偷偷地調升,慢慢變貴品質也變差.(恕刪)
深有同感
最近去好市多買的東西越來越少
常常繞一圈後購物車裡就只裝了鮮奶、鮮肉包、烤全雞與吐司

其他商品的吸引力越來越低, 價錢與外面相比已經沒多少價格優勢...
等明年買到特價的美製滾筒洗衣機後,很可能不會再續卡了。
話說回來這次的購物節我也跟去了
最讓我滿意的商品居然是棉被

一口氣買了三條, 從羊毛到鵝絨都有
昨天馬上用兩條,挺滿意的。
至於被瘋搶的電視跟電扇就真的很妙
除非剛好搬新家或家裡恰好壞掉兩台電視,或是家中空氣真的很糟
否則家裡突然多出兩台五六十吋的大電視, 買的人真的知道要怎麼擺??
而瘋搶回去一台一萬多塊有濾網的電風扇
要付錢的時候不會覺得自己當時的決定怪怪的嗎???
LIKE-SEIKO wrote:
是你搞不清楚狀況 ...(恕刪)
國外品項很多殺到成本以下。
極端資本主義就是這樣,
特定品項殺到成本之下,
然後連帶東拿西拿,最後還是被賺走了,
因為買到的便宜貨其實是換季清倉品尤其電子的東西,
庫存過季只會跌價還要管理成本,
只要損失低於庫存成本,庫存換現金的概念。
最後消費者滿手自己根本不需要的庫存貨,
心理學上越多人搶,潛意識會誤以為物品的價值更高,
我國外鄰居就中了這種心理學的技巧,
原本電視 46",後來去了買 50"兩台.....,
回到家還沒地方放。
最後 46" 我隨便出價就把它買走了。
只是美加文化來講除舊佈新通常在聖誕節之前,
台灣應該是農曆新年,現在買那些要幹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