萊因哈特羅格蘭 wrote:老蔣連續10年10...(恕刪) 蔣經國都逝世30年了.學者研究呢.小孩好像要至少4歲以上才比較有記憶.就更不用說當時已經讀小學以上的.大概也只對老李比較有印象.小弟不材啦.要不是這位岩里先生開始荒謬言論.我還真的會懷念這個人.喔,至少這人當初一個政策很棒.台灣能源要自主,所以核四非蓋不可!
至少那時國家一切都好,亞洲金融風暴也沒掃到台灣維持一個很好的經濟成長率,也算是穩定的從威權過渡走向民主當時台灣流行文化隨便一個小虎隊,都能橫掃東南亞了,戲劇音樂也是台灣極盛時期就算後期凍省政治鬥爭有些爭議,至少比起後面來說,經濟那塊還是不算差吧?現在的彭淮南央行總裁,也是他那時候所任命的,一直都留任到現在(如果他1996年就下台,跟李元簇一樣不選連任,或許評價不見得輸蔣經國?)
民國75年政商勾結糾紛! 立委蕭瑞徵賠命~~~蔣經國當總統 誰是黑金?宋楚瑜都說黑金在李前就有了https://zh.wikipedia.org/wiki/%E8%87%BA%E7%81%A3%E9%BB%91%E9%87%91%E6%94%BF%E6%B2%BB
老李算是能力很強的政治人物了,繼位初期能擺平一堆外省派就不簡單了,下面的官員也個個都是賢臣良相,只是後期接班人就沒有搞定好,老李屬意本土的連,破例讓他兼任行政院長,但民間聲望比連高的宋不服,於是內鬥分裂,要不然照李的接班順位是連當總統給宋當行政院長,內鬥分裂後給扁撿走...連在一群外省幫的氣憤下黑掉老李這個昔日提拔他的老長官,之後氣不過憤而投扁又是後事了,能說李沒有識人遠見嗎?如果讓連延續政策台灣會走下坡嗎?只是宋當年執意參選誰也攔不住他,要不然歷史真的改寫了,也不會有馬蔡...
winner_feng wrote:那個時候經濟增長率平均有6%以上,物價很穩定,失業率也低民主也開始逐步實現中...(恕刪) 那個時候是在收割小蔣打下來的經濟基礎那時候正式開啟省籍對立與政黨鬥爭史至今猶未停熄
susumu945 wrote:民國75年政商勾結...(恕刪) 李登輝在『吹台青』政策下,繼任中國國民黨黨主席與中華民國總統以後,因內部有中國國民黨黨內主流與非主流之爭,外部又因甫解除戒嚴而有開放黨禁,地方出現有黑道背景的人士開始參選各級地方首長及民意代表,使得「黑金政治」以及「台灣地方派系」迅速在當時政壇發展成形。不少黑道背景的人士「漂白」以謀求「保護傘」(議員於會期中,非經決議免受拘捕之特權),利用在地方的強大財力當選。在任時,利用職位為自己「護航」,造成當時臺灣政治混亂。最受矚目者如涉及多起議會暴力與議會外相關案件的無黨籍立委羅福助,其他著名的例子包括均為中國國民黨籍的屏東縣立委郭廷才、議長鄭太吉、縣長伍澤元、嘉義縣議會議長蕭登獅、彰化縣議會議長白鴻森與副議長粘仲仁等等。結果使得大眾對執政的中國國民黨失去信心,也是執政五十年的中國國民黨在2000年總統大選失去執政權的原因之一[4]。社會普遍認為李登輝和他所重用的宋楚瑜、連戰、劉泰英、蘇志誠等人皆對不當之政商網絡負有無可推卸的責任。因此李登輝被冠上黑金教父之名。https://zh.wikipedia.org/wiki/%E8%87%BA%E7%81%A3%E9%BB%91%E9%87%91%E6%94%BF%E6%B2%BB
winner_feng wrote:台灣真正開始衰弱,是2000年的網路泡沫才開始吧?至少1990年代失業率都很低,執政「內閣團隊」都有一定水準人民也相對於現在理性,那時社會撕裂還不像現在這樣嚴重 你這是變相的在歌頌專制體制耶因為沒有不可描述的黨對台灣社會進行撕裂因為當時只有一個顏色,雜音也都被和諧
winner_feng wrote:台灣真正開始衰弱,是2000年的網路泡沫才開始吧?至少1990年代失業率都很低,執政「內閣團隊」都有一定水準人民也相對於現在理性,那時社會撕裂還不像現在這樣嚴重 有沒有聽過外省人部長搶台灣人土地?
winner_feng wrote:比較台韓兩國的策略,韓國比台灣更接近戒急用忍至少韓國人把自己技術、零組件等多數留在本國而台商則只知大規模的西進,才是近年來韓國所得超越台灣、但貧富差距台灣比韓國大的原因1996年雖然推出戒急用忍,但已經來不及減緩阻止台商台灣若不想輸韓國太多,就別整天幻想西進,反該對中國採取更鎖國的策略 這是平行世界的韓國吧,韓國西進更是徹底,一堆關鍵技術和零組件都去大陸設廠,瘋狂追求市場哪來留在本國這種事?技術再好沒市場等於死路一條,這就是台灣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