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位:台灣核電減少空汙 救了6千人命

為什麼要承認「擁核」?
明知道現在多數民眾只懂的傻傻地反核,何苦跟選票過不去?
也許若干年後,證明「擁核」才是對的,那又有個鳥用?

其實,只要是人,誰不反核?
「核」指的不只是核電,實際上是核災 → 誰不反核災?
「擁核」不是真的擁核,而是「以核養綠」。
問題是庸碌百姓,誰聽得進去?
到時候天然氣燒到沒錢了民不聊生,再來後悔已晚,等著瞧。
真替這位院士擔心 那天一大早被查水管。
在台灣說真話是會被查水管的, 前有麵包師為例 小心手機要隨時備妥。

陳8 8 wrote:
真替這位院士擔心 ...(恕刪)

查了一下,郭是現任香港城市大學校長,沒有怕,這個水錶很硬的

祕雕 wrote:
我想除非有「對照組」。
一個是 PM2.5 嚴重的地方,另一個是幾乎沒有的地方。
除了 PM2.5 之外,其他條件都要非常接近,這樣二個地方。

來研究看看,這兩張圖有沒有關聯.

下圖為105年六都平均壽命.





dc1132 wrote:
說中南部pm2.5嚴重的又不能解釋
肺癌 新北,台東排名都在前面 ...(恕刪)


捷運蓋好前,新北人是這樣進台北市的 ...



鬼島居民只愛聽鬼話連篇啦~說實話聽嘸,讓我們繼續用愛發電
以前我痛恨詐騙集團,婉惜受騙者,
但這幾年下來,我已不婉惜受騙者了,
受騙者除了貪與無查證能力之外,更有愛面子與執迷不悟的特質,
怕揭穿之後自己也面子掛不住,所以只好反過來支持詐騙集團。

大前研一的低智商社會活生生在台灣上演。
sicmbl wrote:
以前我痛恨詐騙集團,婉惜受騙者,
但這幾年下來,我已不婉惜受騙者了,
受騙者除了貪與無查證能力之外,更有愛面子與執迷不悟的特質,
怕揭穿之後自己也面子掛不住,所以只好反過來支持詐騙集團。

題外話

詐騙案的受騙者,有一類需要同情
就是因恐懼而受騙的
例如假冒檢察官辦案,親人被綁架,或網路購物分期金額搞錯...之類
這一類受騙者往往只是一時心急慌亂
如果周遭能適時給予安撫或提醒,通常都能順利解除被害人的不安進而清醒
其它像是因貪或情感上的依賴
例如中了大獎,或是外籍腦公臨時需要周轉金...之類
這一類受害人通常只會鑽牛角尖居多,這種的就不用太同情了



至於你描述的另類高級詐騙集團相關情節
我完全認同

dc1132 wrote:
看看今天全球的pm2...(恕刪)

PM2.5 指的是懸浮粒子的粒徑大小,
並非專指特定汙染源產生的懸浮粒子,
你圖片中的區域,來源可能是地表缺乏植被產生的揚塵所致,
台灣相似的污染種類,應屬中南部冬季(枯水期)河川河道裸露地所產生的揚塵!

具我所知東北季風的季節,
中部的烏溪&濁水溪等好像都有對應的洗掃揚塵計畫專案執行.
婚頭老史 wrote:
他一定也不知道其實104、105年的台電生煤使用量事實上比101、102還要少(當然燃油、燃氣有增加)


現在拿這個資料來說嘴是比較難說服人的
因為106年的生煤使用量一定會超過,畢竟前兩年並未增加燃煤電廠
今年開始生煤使用量將逐年提高

sicmbl wrote:
核四電力夠,燃煤只是應急用的,
但現在缺電,燃煤就變成主力發電,


受限於成本與運作模式
除非燃煤+核能 發電比例超過尖峰負載的7成以上
否則燃煤一直都是基載電廠,無論是否有核能

如果今天核一~核四 全部上線
主要取代的會是燃汽電廠
頂多是在空品不佳時候,燃煤可以多降載一些比例


Ste100 wrote:
環保署自己就有資料了,怎麼老是有些什麼大學說些1趴3趴的鬼話?
奇怪的是那些鬼話還那麼多人信?


您PO的是排放總量
同樣條件下,排放越多,濃度當然可能越大
但是不同條件下,這樣的比較就會有很大的落差

舉例:
250公尺高的煙囪排放1千公噸汙染對於10公尺高度的空氣品質影響
與地面車輛同樣產生1千公噸汙染排放對於10公尺高度的空氣品質影響
兩者會相同嗎?

這也是為何會有那麼多的學術研究的原因
因為她們必須套用各種擴散模型去模擬實際的影響性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40)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