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927471 wrote:不要再談購買力吧這個本身是談收入競爭力好好面對我們的低薪問題物價低 只是犧牲品質與剝削勞工成本的結果而已 可是 購買力 真的只有算 某區域內的購買力 ... 嗎?譬如說 ...台灣的 ... 賓士 密度到底是不是 全球最高 ... ?這樣算不算是 台灣 買 德國商品 的 購買力呢?喔,雖然,都會說 ... 是 加州 來的 C300 啦 那算是 台灣 買 美國商品 的 購買力囉?
水云 wrote:台灣,上班族『中位數工資』約7500人民幣/月{約34k台幣}{扣除稅、保健、養老保險等,實際到手約5000-6000人民幣}...(恕刪) 要做數據比較請認真點,月薪34K扣勞健保員工自付部分應該實拿32K多,勞退6%是老闆付的。另外,為什麼GDP只比上班族中位數工資?您有比較過台、港、星、韓自營業者佔人口的比例嗎?
皇民末路228 wrote:韓國,上班族『中位...台灣,上班族『中位數工資』約7500人民幣/月{約34k台幣}{扣除稅、保健、養老保險等,實際到手約5000-6000人民幣}(恕刪) 其他國家數據不知, 但台灣部分絕對是錯的, 根據已公布的2017年數據,台灣薪資中位數是年薪47萬,換算成月薪是3萬9台幣(約8600人民幣),一個人的話年薪40.8免稅, 如果沒有其他收入, 只有超過的六萬2部分要繳6%稅, 加上健保勞保一年總共也只要2萬塊,因此實拿是45萬,也就是稅後約8200人民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