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被利用來變成一個政治運動工具,主要原因就是很難解釋清楚(服貿)到底是什麼東西?
到底好還是不好?
影響究竟是些什麼影響?
要對一般人解釋(貿易協議),真~的~很~難~~~所以馬政府就因為無法(淺顯易懂)的解釋出來,就GG了,,,當然,有某些媒體是刻意阻止政府向人民解釋的.這也是主因之一.
我舉(電影)為例.
台灣對大陸攝製的電影,明確訂出一年只開放(10部)的數量進入台灣電影市場.
而大陸的電影市場,則沒有在數量上對台灣攝製的電影作限制.
這就是關於(電影產業的貿易協議),彼此商討取得共識,制定規則.
當然,上述只是單舉(數量)的協議為例,還有很多其它細節,但既是協議必是相對於雙方的.
偏向某方得利?那其實還要看觀察角度,,,很主觀的.很容易曲解的.
當不專業因意識形態而行為時,專業出聲加以導正,尊重專業,才會進步。
台灣大專院校,國貿,財經科系師生,在反服貿事件沒有站出來力挺服貿,將是台灣經濟下沉的重要歷史點。
現在,不專業的更改課綱,國史、地方史混亂,也是台灣接續衰敗的重要歷史點。
歷史無時無刻都在被紀錄與被創造,提升與沉淪的趨勢也明顯地能看出。(見微知著,睹始知終。)
台灣近年學術墮落,社會沉淪,主因是立場與手段,將鬥爭合理化,競爭只是說詞。
(競爭是展現己長因而進步,鬥爭是分化扯後腿因而沉淪)
看是非,而不失立場,是進步的要素。
太陽花事件,號稱覺醒的人士,現在一一證實-只是作夢夢到自以為覺醒,現實是裝睡叫不醒。
----------------------------------------------------
學習→行為→習慣,每個人的成長過程,不斷的重複的模式。
對象由,家庭→同儕→環境→社會,不斷的擴大。
相對地自己的模式也影響著,家庭、同儕、環境、社會。
是非公理,公眾依循,本因客觀、超然,但因人、情、感染力的影響,而變異。
感染力,是相互影響,產生的力量。
台灣近年的感染力為何,由近日事件的影響,更能看見。
偏看偏聽,妄立敵我,暗行亂為,能把事情做好,社會會進步,那是奇蹟。
物以類聚,觀念,行為也相同,天漸漸亮了嗎?
還是幻化的色彩,在暗黑中擴散 ~ 媒體、網路、人性。
風俗民情,移風易俗,近來台灣是何種風俗,果現今一一浮現。(悲情台灣,上演中)
基礎若無平穩踏實,說將來如何燦爛,是妄想(建築危樓、黑心食品、詐騙集團(不論金錢或思想)...皆如是)
走過留痕,慣久成習,人在做,天在看,心多善,慧更好。
(不是口說(話術、包裝),而是實行(尊重、不昧心算計))
祝福 台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