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vin1927 wrote:
其實,也可以看出中...(恕刪)


这又什么好激动的,连共产党自己都说共产主义发展到最终阶段就是消灭阶级、消灭政党消灭国家。也就是说共产党最终的目标就是消灭自己。其实都是说说罢了,共产主义现在没人信、社会主义也没人信,连共产党自己都不信共产主义了。所以弄出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个口号。

中国从鸦片战争起一百多年的时间几乎试验过所有的社会形态,共产主义只不过是恰好适应那个阶段的社会,随着社会的发展共产党也在不断的进化着。世界所有大型政党中中国共产党其实是最有进取心、最不墨守成规的政党。从建党开始整个组织模式就变化了好几次,最高纲领虽然没有变化但其实早就被抛弃了。

可能台湾人适应了国民党这种体制僵化、死气沉沉的党。没看到过共产党这种这么善变、没节操的党吧。
20202020
當然我不會過於簡單的,說

地球 75 → 85 → 100 億人口的時候

像台灣的低生育,就會直接是好事

當然一定會有人講配套,什麼引進外來人口之類的

我只是覺得

如果在某個地方,喊著,說,房子已經買不起了

然後,同時,擔心著 沒新生兒?

一定是 兩群人

台灣雖然看著日本,其實,看到的韓國,可能也不少了

我一直覺得,大陸人說的快,說台灣慢步調

在 人口老化 這一個議題 上面

我反而一直覺得

讓 韓國 快速的 衝去 接近日本

其實沒什麼不好
行至水窮處,與人云亦云。〔薪水是零元,還活得下去〕。
万里船 wrote:
如果要开放移民补充人...(恕刪)


萬大不要鬧了,大量開放外籍移民跟配偶對台灣這種人口不算太多的國家可能有救。但中國有超過14億人口耶,接下來30年每年要減少的勞動人口都是2、3千萬人起跳。整個越南的人口也才9千多萬,你把所有越南人一個不剩全都移民到中國也不夠塞牙縫。中國人口結構真正最難解的問題在「規模」,對一個人口14億,勞動人口9億的國家而言,要寄望華裔歸國或開放移民來救人口結構,那是不可能的事情。更何況中國人口的問題,除了連續實施30年的一胎化造成人口快速老化,人口結構太差以外,還有性別失衡女性人口太少的缺陷,這也會打擊整個國家的生育率跟人口結構。現在中國人口的問題已經積重難救,開放移民跟外配根本是杯水車薪。

中國現在已經知道一胎化政策會害死整個國家,接下來除了開放二胎外應該會想辦法獎勵提高生育率。但中國現在開放二胎後提高的生育率看起來還是不太妙,而且就算現在生育率能提高好了,現在增加的新生兒只能救20、30年以後的人口結構,撐住勞動人口不要繼續惡化往下掉。但問題是30年前開始連續實施到現在的一胎化,已經註定了中國現在開始接下來連續30年的勞動人口數每年都會一路自由落體向下墜,這已經是不可逆的結果,也不可能靠移民跟外配來救。
国外一直说中国是一党专政,必然导致独裁、僵化。其实经历了从清末到现在这前所未有的大变局,对于中国人来说改变已经深入我们的血液中,停滞意味着重回清末那种任人宰割的局面,这种恐惧在推着我们前行。
20202020

Devin1927 wrote:
一直相信人定勝天可...(恕刪)


所以在推行大的政策之前中共都会先小范围内试行一段时间,看看成绩和错误有哪些。

说起这个我倒是将来统一之后除了解放军驻军这条必须实行外,可以拿台湾当作试验场,现有的制度一律不要变动。看看民主选举制到底有没有用。本来是可以拿香港做实验的,但香港太小太容易受到外来势力的影响。而且民众刚从殖民地社会过来没有选举的经验。而台湾不同,经过几十年的民主选举民众应该有足够的经验和教训。而且台湾的面积和人口保证了外部影响的干涉力不会太强,解放军的驻军则可以保证不会出大乱子。台湾实在是用来试验民主选举制的好地方。
20202020
fengsha11 wrote:
随着AI和机器人技术...(恕刪)


關於人口結構造成勞動人口減少,勞動力不足連帶導致經濟緊縮問題的解決方案,一般人最大的誤解就是認為可以靠科技進步或AI來提整個社會的生產力,解決勞動力不足的問題。但很不幸,這只是想當然爾的錯誤推論,科技進步、機器人或AI根本不能解決人口結構惡化造成勞動力及經濟緊縮。勞動力不足真正限制經濟發展導致緊縮真正的機制是需求不足,而不是生產力太低,一昧透過機器人或AI提高生產力只會讓財富集中的效應更明顯,導致整體經濟的需求進一步被壓抑,讓人口結構的問題進一步惡化。

簡單的說,機器人或AI或許一台的生產力就能抵整條生產線上的員工,但生產線的員工有一點是機器人或AI絕對沒辦法替代的,那就是機器人跟AI不會花錢。

基本上一個社會最終端的整體需求,主要靠的還是整體勞動人口的消費,企業、政府在經濟活動中發給員工的工資,就是該社會整體需求最主要的來源。員工要吃、住、教育、醫療、娛樂、養父母、小孩,這些都是社會最根本的消費支出,公司發了2萬塊的工資給員工,員工差不多就會花掉2萬塊;如果給員工加薪到3萬、4萬、5萬,員工差不多消費就會增加3萬、4萬、5萬。當勞動人口增加時,整個經濟體系發給員工的薪水越多,該經濟體系的需求就會跟著增加,這是人口紅利帶來經濟發展的正向循環。但當勞動人口減少時,該經濟體系發給員工的整體薪資不可避免地會減少,這就會打擊到整個社會的整體需求,造成經濟緊縮跟下跌。

當機器人或AI引進越多時,因為機器人跟AI不會花錢,這些科技一方面沒辦法增加整個社會的整體需求,另一方面這些科技會導致員工大量被取代,社會整體薪資減少,反而造成整體需求進一步惡化。

那當然有人會辯稱發展科技引進大量機器人跟AI也會促進投資增加,擴大整體經濟的動能。但問題是發展科技獲得的利益、增加的經濟動能主要都是增加企業獲利,反而讓員工失業減少薪資。企業獲利增加會造成所得不均,當大量財富往有錢人集中時,社會的整體需求必然會受到打擊。原因很簡單,一般員工加薪多少,原則上他的消費就會增加多少,隨著員工薪資增加,他會買房、買車、給小孩唸更好的學校、付貸款…,這些增加的薪資都會再度流回整個經濟體系。但對富人而言,獲利增加富人變得更有錢,富人的消費卻不會等比增加。舉例而言,假設馬雲或巴菲特平常時一年大概賺個10億好了,因為引進機器人、AI高科技讓他賺的錢突然每年成長10倍變成100億,請問他每年的消費會突然跟著多出90億嗎?我看他的消費不但不見得增加,搞不好還會減少,因為富人原本的生活已經夠奢華了,收入再多加幾個零,也不會改變他的生活方式。當社會整體財富因為科技發展繼續往富人手裡集中時,在比例上排擠勞動人口的需求,其實會讓勞動人口減少、勞動力不足的人口結構問題更形惡化。因此,除非機器人或AI也會養家生活消費,透過科技發展持續提高生產力,只會讓整體需求不足的情形更惡化,而不是改善。

Devin1927 wrote:
一來越南經濟進步的...(恕刪)

想太多

深圳一堆越南偷渡的

外勞便宜老闆喜歡那裡都一樣

中共能屹立不倒在於掌握了宇宙真理

天大地大,有錢最大

就是玩民主也是原共黨人馬的遊戲

窮人想玩連個門票都出不起

就不要想著看猴戲了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