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光電謠言全破解 -- 真相與謊言的懶人包MK3


TW Energy wrote:
哈哈 的確太陽塔式很...(恕刪)


剛剛查了一下太陽塔的資料

西班牙比較有名的是PS20電廠, 20MW設備容量, 年發48,000MWh
算一下因數達到27.4%, 這個數字幾乎是太陽能板的2倍以上

Google投資的ISEGS是目前營運中最大的太陽塔, 377MW設備容量, 發電量703,039(2016)
因數21.3%, 重點是這個發電廠沒有使用TES

另外有文件(https://www.basinandrangewatch.org/IvanpahFSA-reliability.html)表示
P10的耐風程度為
在風速超過22.5英里/小時的情況下,必須關閉工廠並將鏡子調平;
超過87英里每小時(39m/sec),工廠可能會被摧毀
這個耐風標準對於台灣來說可能是低了點, 或許這是台電不敢用的原因之一

註:wiki中有說Google已經宣告不再投資於CSP項目中



TW Energy wrote:
加熱器是為了要防止鹽類冷卻、在管線中固化阻塞



原來如此,
我覺得CSP在台灣要興建困難重重,
TES儲能想辦法轉型給電網儲能使用,機率還高點.

倒是聚熱鏡板沒想到台灣也有廠商做.
stunmaker wrote:
原來如此,我覺得CSP...(恕刪)


那個應該不是鏡子。我曾經去挖那個材料,應該是鋁或鋼結構的基材上面貼一種類似箔類的鍍膜,而那個鍍膜是獨立上去的,我找到的材料是3M的。

我猜 和鏡面需要維護與刮傷有關,在那麼大的CSP電廠中,有人開發機器人去擦鏡面,這電廠貨那麼大面積擦起來會累死吧。

但是維護如果造成鏡面刮傷,那換掉鍍膜是滿合理的維護方法,畢竟要工作20年以上。這是我猜的啦。
過客4112 wrote:
.在風速超過22.5英里/小時的情況下,必須關閉工廠並將鏡子調平;
超過87英里每小時(39m/sec),工廠可能會被摧毀
這個耐風標準對於台灣來說可能是低了點, 或許這是台電不敢用的原因之一
.(恕刪)

其實不只發電渦輪效率高一些,它與電網的高壓轉換也比較近。比直流層層上去好一些。

不裝TES是沒有問題的,就像我前面貼的小型CSP一樣原理,只要不要弄掛集熱器就好了,不會有問題。但是這個如果要應付尖峰熱量,渦輪機成本不一定低。這部分我真沒研究~

你說的颱風影響也有可能,這個技術電廠在台灣我很少看到討論或資料,當初挖台電資料他們只是很粗略的講一下雲層影響,我沒挖到更仔細的報告。

但是CSP在國外的潰敗已經是不爭的事實了。
出了一則有趣的新聞


能源局也發現,近2年關乎太陽光電實際發電量的容量因數,平均落在16%至18%之間
比原本預估的14%更高,顯示過去低估光電發電量;未來若擴大設置量,也可望更大幅
效削減夏季用電尖峰。

應該是地面型的功勞吧我猜,德國也是地面型發電多.
更新消息
2019年黑面琵鷺普查,台灣數量增加199隻.

韓國的再生能源計畫



各位好
關於綠電憑證的資料將加入懶人包的後半段,
目前已更新第一部分.

請翻回第一頁觀看並給予指教.
今天太陽光電難得畫出一個完美的雞蛋形


如果是假新聞,請NCC去捉啊反正NCC您們開的啊,1450辛苦啦,說謊很累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5)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