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多意見導致整合困難 總結不出來一套基本的流程 想要交給民間處理 然後各主管機關變成各說各話 又轉變成藍綠支持者歸隊 各自拿對方舊帳翻桌開罵 又變成熟悉的台灣日常
我覺得應該先做役情分級表 感染人數全台確診人數到達多少就到C級 可以開啟的政策影響性就只有政府口頭宣導 B級的話要各市長帶人處理問題 A級的話政府必須跨政府部門 開啟一些必要措施 S級的話 就要有國家級別的力量加入
可是一開始我們在役情還未蔓延時 就已經用S級的政策 在解決C級的役情狀況 那如果役情到了S級 我們要拿出什麼等級的政策
我說的冷血一點 我們能力有限的話 多少人獲救就會犧牲多少人 因爲我們是凡人 不是神 就算有人得病又怎樣? 政府救得了所有人嗎?如果我們今天到處把資源花在全台每個角落 我們只會連原本可以救的都失去了 假設一個地區我原本評估可以救900人 曝露在危險的有80人 死亡的20人 但為了追求0死亡人數亂症下藥 結果是做到0死亡 曝露在危險的高漲300人 政府還要顧慮跟花資源在照顧這300人上 每個地區我都這麼做 國家的資源是有限的 用完就沒了 也不會無中生有 最終的結果只會是資源耗竭 防線全盤崩潰
如果今天兩岸發生戰爭 這個取捨問題會更現實 那些地區很重要不能失守 那些地區不重要可以淪陷 一定會有人陣亡 只是人數的多寡取捨 人命會變成一個統計數字 為了維護台灣主權和中華民國的國旗 以後還會失去更多東西 戰爭就是互相憋氣看誰先撐不住而已
政策不可能滿足所有人 尤其是現在民主社會 人人都有意見 結果只會更混亂 不可能做到集權國家的統一說法 高效率執政 我們都笑過去的人集權腐敗 卻忘了集權跟分權的優劣處 是時侯把集權的做法拿出來檢視 我不是說中國 應該還有別的國家可以參考他們的政府運作模式
現在民眾能做的就是相信政府 去配合每個發佈出來的政策 政府要負起所有責任 招開會議聽聽專家和在野黨中有建設性的意見 然後去做能力與資源有限範圍內的政策 說服民眾 這已經是我們竭盡所能做到最好的決定 相信政府 他就能引導你度過人生的每一次難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