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CHAELCUB81 wrote:樓主看開此版目的是為(恕刪) 台灣稻米生產過剩是因為:1.缺水,把水轉給工業用. 2.台灣本地稻米價格高,糧商進口米價較低.3.其他主食進口糧食排擠了稻米需求.稻米生產過剩,其實是一種假象.因為covid-19,當今有許多需求都是短暫的.地球恢復正常的時候,問題較少.
YC_Jiang wrote:馬上把鼓勵休耕制度 改成鼓勵復耕制度就像口罩產能馬上暴增 台灣稻田產能也會幾倍成長 懂否? 這個我就不太懂了,就算馬上復耕農作物這種東西是馬上長得出來的嗎?可以像口罩一樣快速噴出來嗎?就怕政府等糧倉快空了才開始復耕,到時候遠水救不了近火。更何況現在農村的勞動力夠嗎?到時候是不是又要動員國軍下鄉種田?萬一又碰上缺水危機,你是要先種田?還是先供應工業用水?還是民間用水?農作物這種東西有時候不是你想種就一定有足夠的條件,歷史上因饑荒、缺糧危機而覆滅的國家多到爆,只有我們不擔心。尤其目前各國都在管制糧食出口的當下看來只有我們政府最聰明,其他各國都傻瓜。
EricChang wrote:這個我就不太懂了,就(恕刪) 標題都寫了 (稻米庫存28個月)就是還夠你吃28個月等到明年4月再來種都還來的及22樓有說了 稻米一期4個月就可收成了吃到只剩半年的量再來種 也還來的及讓你吃
MICHAELCUB81 wrote:台灣本來就稻米生產過剩,過去多年,農委會都是鼓勵農民第二期稻作休耕的政策(休耕有補助).(恕刪) 重點是這樣嗎?AIT莫健不是要我們做好戰爭的準備,最基本的糧食不需多備著?
MICHAELCUB81 wrote:這個時代,食物豐盛,(恕刪) 承平時期是這樣,但是台灣沒有缺糧的危機嗎?不用備戰嗎?看到口罩送國外,自己國人排長隊,現在再提糧食外交只會讓民眾更反感而已哪個國家不是先安內,再援外,只有民進黨先援外,不安內
北漂彰化人 wrote:承平時期是這樣,但是...(恕刪) 以現在的狀況來看,台灣有缺糧食真的機率不大....但是....1. 進口糧食如果不足,大多數的消費者回歸米食的話....我認為所謂的28個月庫存可能只剩下一半的時間....2. 稻米種植雖然在台灣不是太困難的技術,時間上也4~5個月就可以採收一期,但是這是許多外在條件可以配合上的狀況....首先,8~10月是台灣的颱風季節,目前第一期稻作才剛種植下去,採收期大約落在颱風季節....其次,肥料問題...目前缺肥料的狀況就是台肥產能不足導致的分配不均。雖然近期確實有農民囤貨的情形發生,但是這也代表台肥或是政府事前的安全庫存不足..第三,有機耕作與慣行耕作的產能差異。近年來政府推動有機/友善耕作,大多數的產能都低於慣行種植....第四,秋行軍蟲、稻熱病之類的病蟲害都會造成收成下降。如果有關注近期的農業預警資訊就知道,農政單位的秋行軍蟲預警狀況已經從玉米擴散到其他作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