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沿海需要保留那麼多濕地給候鳥嗎? Covid-19衝擊下再想想!

樓主 黑面琵鷺跟你有什麼仇 整個南部能當景點的地方不多了 你怎不去管市區的違停跟違建 留點空間給大自然好不好
mmlc wrote:
許多流感的帶原者是候(恕刪)


沒有濕 鳥就進不去了嗎??

鳥會另外找濕的地方
我只是在提供一個面積龐大的溼地對國民較有利用價值的探討.

你願意提供你家屋頂給侯鳥棲息嗎? 縱使你願意,大樓管委會還是經過要投票表決!

減少溼地面積減少,就會減少候鳥飛過你頭上下大便打中的機率.
最近天氣好熱阿,濕地是不是礙到誰了
mmlc wrote:
我只是在提供一個面積(恕刪)

應該是相反
比如説你破壞它們的生存空間
它們就被迫和你生活在一起

它們身上的病毒產生變異的可能性
和傳然給人類的幾會大大的增加

不要自己想像
這些都有龐大研究來證明

這幾年各式各樣的大流行
新病毒都是這樣來的

比如説某種猴子的病毒本來是不會傳人的
因為雨林被人類入侵後
猴子密集和人類有了接觸
病毒變異的可能就大大的增加了
mmlc wrote:
需在海港或海邊的防波堤內築一防水牆約10米高的防水牆再挖深填土, 不必種紅樹林,就可以隔絕鹽水,


樓主講建海堤倒是有模有樣的,不像講到海岸植物、貓狗那麼無知。

是不是最近忙著防疫,相關工程都停了!生活出現困難?
投胎當鳥已經夠慘了,
現在連個過路歇腳的地方都快沒有。
我的西部森林草原的概括大概有了.

但至今尚未看到任何一個有正面能量的倡議者.
人類破壞動物的棲地
動物就會跑到人類的棲地

病毒就會散播給人
mmlc wrote:
減少溼地面積減少,就會減少候鳥飛過你頭上下大便打中的機率.

你錯了,你把棲地破壞,動物為了生存跟覓食就會跟人類一起住。
就像不少人在抱怨夜鷺跟鴿子跑到公寓大樓的頂樓築巢,就是牠們已經沒有棲地,就只能跟人類一起生活,人類反而更常被鳥大便滴到身上或是車子,禽流感時被傳染的風險更高。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