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客4112 wrote:
目前抽蓄電力能夠提供給夜間尖峰的就是2.6GW
無論未來抽蓄什麼時候抽水,夜間尖峰能夠提供出來的還是2.6GW
不會多出任何1W,
至於太陽能即使建了20GW, 對於夜間尖峰的幫助仍然是0
所以太陽能建了20GW跟現在4GW, 對於夜間尖峰的備轉率完全沒有差異
以目前台灣的電力需求來看,春、秋、冬季都不超過3000萬仟瓦,夏季卻高達3700萬仟瓦
春、秋、冬季都不會缺電(因此只需要滿足夏季缺少的7GW電力)
夏季尖峰用電多出7GW(目前太陽能只能供應2GW) 因此目前抽蓄發電尖峰時段都要幫忙
太陽能還要再多5GW白天尖峰才夠(需要建置10GW太陽能電廠)
考慮到太陽下山後的用電需求儲存2.6GW的電力(需要再多建置6GW)
因此16+4(現已建置完成)=20GW
當然最安全的做法就是增加儲電抽蓄水庫的發電量到3.6GW
lkk77 wrote:
以目前台灣的電力需求(恕刪)
這個討論串是在談夜間尖峰用電
結果您一直在強調太陽能對日間尖峰的貢獻?
首頁的實測列表中可看出夜間尖峰用電已經來到3545萬千瓦
日夜間尖峰的用電差距不過是200萬千瓦, 而太陽能尖峰發電大概是220萬千瓦
很明顯的, 就是因為太陽能建了那麼多,
造成台灣如果缺電不會是在日間時段,而是在夜間時段的現況
未來日夜間的備轉率差別只會越來越大
就是因為太陽能對於夜間供電已經無任何效益
抽蓄抽水無論是靠太陽能還是天然氣
都無法改變他最多都只能提供2.6GW的電力
(目前的夜間備轉率已經將這2.6GW電力計算進去)
所以強調抽水完全靠太陽能對於夜間缺電有任何意義??
最後20GW太陽能的建置預估,是根據2025全年用電量20%為再生能源的目標而估算出來
跟尖峰用電需求完全沒有關聯, 真虧了您東拼西湊了這些奇奇怪怪的數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