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幡 wrote:機場採檢不知道是否跟醫院採檢體一樣,現在都是出條碼讓機器去讀採檢的個人資料檢驗單位根本不可能用人工去輸入個人資料... 我們根本不了解流程是怎樣?用棉花棒取樣後,封在試管和塑膠袋內,之後的流程呢?看網路上的影片,之後還要換兩次試管,這過程就有可能出錯!
我看到這訊息也是嚇一跳~~但是樓上有人說了~~第一次530和536樣本弄錯可能性最大~~雖然也不能確定住院心肺衰竭的死者有新冠~~不過既然都死了 周圍也沒有人染疫~~依照他們的邏輯就沒特別去擴大驗了吧~~我們也只能在心中懷疑~~畢竟還是得靠數據來決定!!無端猜測可能會跟中天一樣被關掉!!
chiashin wrote:我們根本不了解流程是(恕刪) 我是相信台灣基礎醫療的水準還是很高的~但是套上政治之後就很難說~所以這個友達回台的病例才會如此怪異~莊人祥說過他 ct值26 ~那就非常高了(我們訂 35 以下~其他國家訂 38 ~ 40 以下不等)可是再採2次卻又都是陰性......且就像前面有人說的~他應該是 10/1 感染~那為何不採抗體檢測確認?如果真的是抗體陽性~那是否要再追下去??再者,對岸要再三確認的原因我想不只是政治因素~而是對岸現在很嚴肅面對新冠...怕會再次大流行~所以只要一有病例就是大規模檢測篩查不然也不會之前6月北京菜籃子有病例~20天就篩了1千萬人前幾天青島院內感染,也在5天內篩了1千萬人所以也不要把對岸猛追這個病例看得太政治!!
結果出來了,機場檢體經過DNA比對,530和536檢體弄混!大烏龍!案530檢體錯拿到案536 江蘇台商莫名「被確診」陳時中今(28)日坦言,案530機場留驗病毒強陽性深喉唾液檢體,經人體核酸(DNA)鑑定比對,實為案536檢體,判定檢體有錯置情形。調查結果顯示,應於實驗室中,因應不同檢體儀器用不同檢體館,需人工作業及轉至檢體造成錯置,未來會進行流程檢討,並積極引入自動化程度高的核酸檢驗機型,以減少人工手寫標號,轉管步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