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客4112 wrote:
如果如您所說的
那制度上就不需要公投的設計了
大選是選人
公投是針對單一政策, 兩者的對象不同
一個候選人有100個政見,
難道說只要支持這個候選人,100個政見就都必須無條件支持 ??
因此, 公投制度的目的就是在補充大選的不足之處
告訴當選人, 我投票給你,只不過認為你是比較不爛的蘋果
不代表你爛掉的部分就要我吞下去
你錯了,公投設計是政府肯聽話的前提,
如果這個政府會接受公投結果改變政策那是有用的,
問題這個選出來的政府根本不鳥你這個公投結果,
比如說以核養綠公投,字面上意義就僅是廢除電業法第95條第1項,
但也表示大多數人民希望保留核電,
結果我們的政府拼命把核四燃料棒往外送,
所以現在又有重啟核四的公投連署,根本浪費民脂民膏,
如果到時公投通過決定要重啟核四,是不是又要把燃料棒重買回來?
這跟你自己的意志無關,爛掉的部分人家就是要逼你吞~

更何況發起這個公投的環團基本上就是爛咖~沒必要幫這些爛咖壯聲勢。
引述:
.....此外,經濟部24日也發文表示,為了兼顧供電穩定與環境保護,第三接收站把原本232公頃大面積包含藻礁的舊方案,調整為「避開藻礁新方案」的23公頃,並且只用18年前已開發的既有填地,開發面積可大幅減少90%。
對此,黃煥彰24日在臉書發文指出,經濟部的這份文宣,好像是已經忘了這是一個「900公頃的工業港-天然氣接收港」的開發,不是只有23公頃的開發而已,港內需疏圳15至18米深,也是有藻礁的區域。另外也有21公頃的填海造島....
引述:
蔡雅瀅律師表示,政府單位可以為政策護航或辯護,「但不該給人民錯誤的期待,甚至發表不實的資訊。」
.....蔡雅瀅指出,此開發案一來會因為要填海造地,在海域上有填埋和挖除的動作,直接藻礁地形被破壞,二來所興建的電廠區塊還會引發「凸堤效應」,造成兩側積沙漸多,影響藻礁海域北側礁殼狀珊瑚藻的生長影響,形成「北淤南侵」的情況,附近的永安漁港也會受影響。
一味求速、求成本降低,加上政治領導專業的2025非核家園的期限,延宕至今,讓三接變成必做之惡? 犧牲環境在所不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