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GDP贏韓國,為什麼薪資只有韓國的一半?

tuyuipo wrote:
台灣GDP贏韓國,為什麼薪資只有韓國的一半?
為什麼?台灣GDP造假了嗎?


跟受薪階級的平均所得有關。台灣人均GDP跟南韓差不多。但是台灣薪資平均大概只到人均GDP 6成,而韓國平均薪資與人均GDP比值高達9成多。因此你覺得人家薪水怎麼好像我們的2倍。

也就是說,台灣人的財富來自薪水的比例遠低於南韓人。如果只有薪水收入,你會覺得自己比韓國人窮,但是如果你有股票有房產有租金收入的,你會覺得比韓國人富有得多.....

不過要注意的是,韓國的物價水準也高於台灣,拿可支配所得比的話,又是另一番景象。

台灣經濟處在一個跟全世界比也算很奇葩的狀況,中央政府經濟政策長年以打壓通貨膨脹為第一優先,造成物價漲幅不大(你以為滷肉飯漲很大,其實小兒科,全球只有日本通膨比台灣低),導致薪資也成長率不高,而另一手又讓台幣匯價低估以促進外銷。

其結果是我國GDP 與PPP嚴重偏離。人均GDP大概是已開發國家吊車尾,但是人均PPP橫掃千軍成為全球頂尖國家之一,跟德國差1-2百美金而已,很神奇吧。你可以把PPP類比成台幣匯率修正後的GDP,台灣把日本韓國都甩到看不見車尾燈。

把台幣美金匯率從32:1拉到18:1,你猜猜看到時候南韓人到台灣旅遊,還會不會覺得每樣東西都便宜......
我想這麼說,基本薪一直漲,

物價上漲,薪水漲只是假像!呵
等那一天,利益不是人的主要目的,那麼我才會被別人說服....................
mark0826
物價是跟著薪資漲的,所以漲基本薪資人民是不會有感的
wow-ouch
mark0826 m大,漲基本薪很有感,是荷包縮水超有感,因為基本薪上班族加不到,但工讀生、餐飲業基層都領基本薪,物價馬上升一輪。
MICHAELCUB81 wrote:
簡單來說,就是

台灣企業賺的錢,大部份是由公司大股東、公司高層主管所分得,或是保留大筆盈餘,分給員工的薪資或分紅比率不高。

所以整體來說,台灣企業,財務結構佳,負債比低,抗風險、不景氣的能力佳。

台灣受薪階級,薪資所得水準確實比韓國低,但需知:越高的平均薪資,帶來的就是越高的物價(有好有壞)。

所以台灣的平均薪雖不及南韓,但較低的物價水平,換算成平價購買力,比南韓、日本還高。
 

我個人更喜歡高所得、物價高一點的生活結構, 其實物價貴在人力, 只要不涉及過多人力的物品, 物價是不會貴太多的, 這也是歐美diy大行其道的原因, 凡事自己來. 餐館貴到要死, 但自己買食材作飯卻超便宜. 請師傅來修東西超貴, 那就自己當師傅.

尤其換匯出國更有感, 那是倍以上的幸福感.
wow-ouch
台灣是原料、零件、食材都在貴,連diy都還貴到不行…小東西淘寶付運費都還划得來,差距都是倍數的!!
台灣貧富差距較大,財富集中在比例較小的富人手裡,富人不願為窮人加薪,大如台北市擁有全台最多的低收入戶數,一池落花兩樣情,大部分的窮人為少數的富人服務。
VincentLu1021
世界哪個國家貧富差距不大呢??
mark0826
可以看看這兩年香港的情況
kevin721202 wrote:
我只知道台灣海外生產...(恕刪)


不唸書也想帶風向

GNP 是指一國國民在一段時期中的總產值,但國民的生產不論是住在國外,還是國內,皆納入GNP 統計之內,是以「人」來作劃分。 GDP 是指一國在特定期間內,所有生產的勞務及最終商品的市場價值,皆納入GDP 統計之內,是以「地」來劃分,不分是否為本地國民。 一國所有居民之生產總值,包含該國內之外國人,但不包含海外國民。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