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節氣漢朝就有了,確定二十四節氣的方法也很簡單。地上立一根柱子,有專門的司天監官吏,每隔一定時間丈量記錄影子長度,每天影子最短的時刻就是正午。兩個正午的間隔時間就是一日,一日時間十二等分就是一個時辰。每年正午影子最短的那一天就是夏至,正午影子最長的那一天就是冬至。兩個夏至或者冬至之間正好就是一年。一年進行24等分,就是二十四節氣。沒有明朝湯若望,唐朝的杜牧就寫不出“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了??圭表原理圭表實物
這些詩詞裡節氣說明了,感謝湯若望定,讚嘆湯若望 韋應物-觀田家微雨眾卉新 一雷驚蟄始 田家幾日閒 耕種從此起徐鉉-春分日仲春初四日 春色正中分 綠野徘徊月 晴天斷續雲杜牧-清明清明時節雨紛紛 路上行人欲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 牧童遙指杏花村陸遊-時雨時雨及芒種 四野皆插秧 家家麥飯美 處處菱歌長蘇泂-長江二首處暑無三日 新涼直萬金 白頭更世事 青草印禪心 放鶴婆娑舞 聽蛩斷續吟 極知仁者壽 未必海之深賈島-夜喜賀蘭山見訪漏鐘仍夜淺 時節欲秋分 泉聒棲松鶴 風除翳月雲杜甫-小至天時人事日相催 冬至陽生春又來 刺繡五紋添弱線 吹葭六琯動浮灰 岸容待臘將舒柳 山意衝寒欲放梅 雲物不殊鄉國異 教兒且覆掌中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