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幻 wrote:公車業民營化不是你說(恕刪) 新竹客運在新竹獨家經營不知多少年,除了專跑長程的公路局/台汽,新竹從來都沒有公營客運.客運業鼎盛之時,誰都想進場分一杯羹,當時業者利潤很好,甚至車上可以配置車掌小姐,客運逐步式微後,才會有現在這些問題.........
星幻 wrote:且現在花錢買了車,等未來疫情若過去了,民眾又會要求改回大型巴士,那…買來的小車怎麼辦,作二手再賣出去? 偏鄉路線永遠不會有太多人搭,民眾只會要求有車來就好,中小型公車在台北市區很多,可以去看一下.大台北公車要求的使用年限較短,淘汰後轉賣給其它客運繼續使用,也不算秘密了.在真的沒辦法的情況下,無奈割捨也是該業者的選擇了。 那個不是「無奈割捨」,對業者而言,根本是燙手山芋,能甩掉最好.......
cckm wrote:新竹客運撐不下去,其它業者也不會收這些爛攤子,畢竟交通部給的補貼就這麼多.熱門路線台一線,總共有新竹/桃園/中壢/苗栗四家業者在經營,怎就沒人嚷著退出??? 你確定補助『就這麼多』?實際上不是哦,預算怎麼可能無法追加,想不想向上級提出而已。何況我那段指的是『正常情況下』,實際上我也有講了,新竹客運現在就是估算好其他業者至少這時期不會搶路線,所以才敢放棄路權的。而現實就是,假若疫情過去了,景氣也恢復了,這時監理所對這些路線重新招標,真的不會有業者想接嗎?這些路線當然不賺錢,哪怕沒有啥疫情,也一樣不會賺,但以此切入新竹這個市場,先從偏遠的開始標,慢慢的就可以標到黃金路線了。這不是空想的哦,想當年台中的市公車哪有啥統聯客運,但就是利用了在地的客運業者放棄了一些路線,於是切入其地盤,從不賺錢的路線一路標、一路擴張到變成台中市公車的主要業者之一…-還有啊…偏遠路線的潛在價值就是取得這些主管機關的信任,講為燙手山芋?實際上更該說是路權投資的成本,以上面的例子而言,現在不景氣,竹客放棄了這些路線,其他人也不想接,監理所更動不了他們,但未來?當景氣逐步恢復時,只要有哪個業者敢先重新接下竹客放棄的這些路線,未來新竹縣市開其他熱門路線時,竹客自然也就一樣只能讓掉,這就是民營業者與政府部門之間長期的交換而已。
星幻 wrote:何況人力只是其中一種成本,後續還有像是交通成本、過失成本之類的…,最後還是要從市政預算中提出非常大量的預算來支撐其營運,所以才丟給了民間業者來營運 因為公營單位運作不能像民營單位一樣靈活,處處受限,效率也低,所以才會轉成民營,民營公司可以不顧員工生計全力壓榨,想砍人就砍人,公營企業可不行............
星幻 wrote:這時監理所對這些路線重新招標,真的不會有業者想接嗎? 客運業沒有那種遠景可期,偏鄉路線要搭的是熱門路線「獨佔權」,現在還可能有這種東西嗎?許多熱門路線早就不搭偏鄉路線了,不然叫豪泰國光亞聯認領幾條偏鄉線如何?豪泰願意投資的可是「理論上」大熱門的新竹-機場線,台汽改組國光後就停駛一堆路線,偏鄉客運的衰敗不會回頭.未來新竹縣市開其他熱門路線時,竹客自然也就一樣只能讓掉 能開的都開了,很難再有新的「熱門路線」,商人的嗅覺最敏銳..........
疫情衝擊客運!竹客再撐2年 苗客繼續協商公路總局找地方政府和業者進行協調,最後在中華民國公共汽車客運商業同業公會全聯會的協調下,地方政府允諾會做路線檢討,新竹客運也願意勉強咬牙再撐兩年。據了解,偏鄉地區甚至最早的黃金路線,近年來載客量一直下滑,加上這2年疫情的衝擊,公車載客量下滑更嚴重,雖然政府對客運業有補助,但虧損還是逐年增加!在新竹客運開第一槍後,傳聞苗栗客運也將跟進,公路總局也允諾會協助苗栗客運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