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restart wrote:美國是不是一些科技公司裁員但是就業人數卻是創新高的失業率是創新低的很奇怪? 米國一般公佈的U3失業率統計,會將長期找不到工作(12個月),沒有正職(只有part time)工作,屬於就業年齡但不找工作的人,不列入失業統計。所以... 失業率很漂亮。如果是列入統計的U6數據,已經超過7%(一月份是7.4%)。
PC為主的用戶端產品已不景氣半年以上,記憶體市況不佳也久了。像我們去買相機的記憶體的消費者價格就差很多。過去美國科技業景氣好也裁員,調整人力提高競爭力及股價;景氣不好那就更難免了。美國人對公司裁員當然也會難過,但也知道在職場期間總會碰到幾次裁員。
個人淺見大公司每年本就會裁員一定的幅度有什麼好奇怪的又不是特別的多對比2008年裁員的幅度那才叫嚇人起碼超過70%~80%的人員比例想到以前部門100多人砍到剩下10幾人,唉裁員的優先順序大約是1.該部門領導提報表現不好之人2.約聘人員(當年全砍)3.新人(年資淺)4.年資夠久但願接受優退之人5.平時不配合加班之人6.無重要公司業務在身之人砍到最後剩下的全是菁英不知該砍何人只好砍該部門領導交情不好之人(猜)想到以前最後每周五下班前被點名留下的下週一上班就見不到人了,唉會被裁員不外乎就以上這幾種
jasonhustock wrote:為因應產業低迷,美國...(恕刪) 記憶體一直都是賺一年 賠三年循環, 這個規則已經快15年以上了吧。想當年台灣的記憶體廠 茂德 力晶(下市後改利積電)早就退出市場。奉勸以後少碰這產業跟職缺, 因為記憶體是最不穩定的產業, 分紅的時候好像也沒比較多,景氣差的時候第一個躺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