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廢料就是將來的核燃料,不要造謠要花很多錢處理, 是不是想A錢啊?

請問有人看過"經濟部核能發電後續營運基金管理會"裡的資料嗎?
政府究竟每年撥補多少錢進去當作核電除役後的開銷?
原本是說從核能發電的每度電提撥,那今年五月後(2025/05)核電全部除役後,那是不是收入只剩孳息?
我想知道剩下4,847億如果沒有政府撥補那後續的濕式儲存與外送處置與回國找地儲存等等支出還能撐多久?
裡面很明顯有問題的是明明核一核二開始除役但帳上收入為什麼突然也變多?
核電發電量變少代表和電發電提撥會變少,但收入還能變多是做了什麼事呢!?
裡面有答案。不要騙我說核能很便宜這回事!
Ciris wrote:
請問有人看過"經濟部...(恕刪)


這問題你該去問問民進黨

一般來說每發一度電,會從電價中提取一部分進入退役基金與放射性廢棄物處理基金。

這些基金用來支付將來退役電廠、處理乏燃料與廢棄物的費用。

而民進黨停止運轉核三廠、蓋好的核四廠也不用

這鍋是誰造成的??懂了???

再說核電真這麼垃圾,怎世界各國還是在推核電??

再給你一個核廢處理辦法,跟中國關係搞好

核廢料放中國,那邊有全世界最大的花崗岩儲存場

不然你以為中國核廢料放市中心嗎
Kake
force2012 你既然支持核三這個在斷層帶上面的核電廠,那台中就沒有地質不符合蓋核電廠這個問題。
force2012
Kake 你以為核電無法在台中蓋是誰決定的??是政府專業科學分析地質層來定案的,不要在那民粹耍寶好嗎[挖鼻孔]
lastlamp1021 wrote:
第四代反爐不是用核廢料來發電的, 是指更高效的核電

https://www.scimonth.com.tw/archives/450
原來比爾 蓋茲 是個騙子是吧?!

Terra Power 信誓旦旦宣稱 行波反應爐能逐步削減乏燃料棒...

全世界都被它騙了對吧?!!

話說現在不可能就視為以後也不可能的心態並不好...

impossible is nothing 才能推動未來科技...
漲翻天 wrote:
donhsu...(恕刪)


不用藍營認領,我可以直接認領,有多少收多少分,還能轉賣給阿共,照你們反核抗中保台的邏輯,
應該會很樂意吧。
Kake
你先確定老共會收再來吹牛不遲....
Ciris wrote:請問有人看過"經濟部核能發電後續營運基金管理會"裡的資料嗎?
政府究竟每年撥補多少錢進去當作核電除役後的開銷?
原本是說從核能發電的每度電提撥,那今年五月後(2025/05)核電全部除役後,那是不是收入只剩孳息?
我想知道剩下4,847億如果沒有政府撥補那後續的濕式儲存與外送處置與回國找地儲存等等支出還能撐多久?
裡面很明顯有問題的是明明核一核二開始除役但帳上收入為什麼突然也變多?
核電發電量變少代表和電發電提撥會變少,但收入還能變多是做了什麼事呢!?
裡面有答案。不要騙我說核能很便宜這回事!

你把「除役基金的帳面收入」「核能發電成本」混在一起講,這完全是兩碼子事。
核能電價計算時,每度電早就已經含了提撥除役基金的成本,而且是用發電時的收入提前累積,不是發完電才臨時跟政府伸手。
這裡有幾個重點:
  • 除役基金來源
    法律規定,台電必須在核電廠運轉期間,依每度電提撥固定比例到「核能發電後續營運基金」。所以除役的錢不是靠政府補貼,而是早就算進核電售電價格裡。
  • 2025/05 全部除役後的收入
    就算機組不再運轉,基金還有數千億本金在運作,會有孳息收益。
    另外,還可能有基金投資收益入帳、廠商履約保證金返還等,不是什麼「神秘撥補」。
  • 核能成本的國際比較
    台電歷年資料顯示,核能發電平均成本(含提撥基金)仍是台灣最低的基載電源之一,長期維持在 0.7~1.5 元/度左右;燃氣、燃煤則高出數倍,更別提進口 LNG 的燃氣機組。
  • 帳面收入變多的原因
    核一、核二雖在除役,但基金帳上可能有投資收益實現資金調度,這會讓年度收入增加,跟發電量多少沒有直接因果關係。
所以,真正的事實是核能的便宜不是因為忽略除役費,而是因為除役費早已納入成本、並提前存好,這也是為什麼基金現在還有 4,847 億的原因。
dc1132 wrote:錯了!美國人跟台灣人一樣愛錢
核電便宜賣大家都會說好
只要不蓋在自己家
你今天要在美國某鎮蓋個核電廠
你看看 小鎮會不會拿槍
跟你對幹

疑~ 這些美國的核電廠距離人口密集區好像也有些近耶!

  • Indian Point 核電廠(紐約州)與紐約市中心僅約 32 公里。
  • Brunswick 核電廠(北卡羅萊納州)位於 Southport 小鎮旁邊約3.2公里。
  • Sequoyah 核電廠(田納西州)距離 Chattanooga 約 32 公里。
  • Donald C. Cook 核電廠(密西根州)位於 Bridgman 小鎮北方,距離 St. Joseph 約 29 公里。
  • Shearon Harris 核電廠(北卡州)位於 New Hill,與州府 Raleigh 相距約約 30 公里。
  • McGuire 核電廠(北卡州)位於 Lake Norman 湖畔,距離 Charlotte 市中心約 27 公里。
他們也沒有拿槍抗議的極端場景出現呀!你是好萊塢的電影看多了吧~
Kake
所以支持松山機場蓋核五!
bulldog2005
搞清楚,是政治、經濟、法律的原因,根本與核能發電廠沒直接關係。請繼續丟問號
lastlamp1021 wrote:
第四代反爐不是用核廢...(恕刪)


是的 — 許多第四代(Gen-IV)設計(尤其是快中子反應爐與某些熔鹽設計)可以把第一~第三代輕水反應堆(LWR)所產的乏燃料中的跨鈾元素/活性金屬(actinides)再回收、當作燃料「燃燒」,以產生電力並大幅減少長壽命放射性廢物的量與毒性。

剛好中國(也是全球)第一個第四代核反應爐就可以做到,你怎麽說?
lastlamp1021 wrote:
第四代反爐不是用核廢...(恕刪)


「拜託,別用『沒看到商轉』這種小學生邏輯來評斷 Gen-IV 的燃料利用能力。你要是連『快中子譜』、『跨鈾燃燒比(Conversion Ratio)』、『閉式燃料循環(Closed Fuel Cycle)』都沒概念,講起第四代反應爐當然只會覺得它是『效率高一點』的普通核電。

第四代路線裡的 SFR(鈉冷快堆)、LFR(鉛冷快堆)、MSR(熔鹽快堆設計)本質上就是為了處理 LWR(輕水反應爐)乏燃料中的高放射性跨鈾元素(Np、Pu、Am、Cm),用快中子直接裂變掉,順便產電。俄羅斯 BN-800 從 2016 年起就用 MOX 燃料(鈈來源包含拆解核武與乏燃料再處理產物)商轉,BN-1200 設計更是針對全燃料循環閉環優化;法國的 ASTRID 雖然因政策暫停,但整個核心設計就是以乏燃料回收為基礎;中國的 CFR-600 和後續 CFR-1000 已經鎖定乾法電解冶金(pyroprocessing)技術鏈,直接將 LWR 乏燃料轉成快堆燃料。

再提醒你,這些不是『理論上可以』,而是核燃料週期分析已經驗證過的路徑——含熱中子堆根本做不到的跨鈾燃耗率(actinide burn-up rates),在快中子譜裡才可能達成。要實現這點,不只要反應爐本體成熟,還得有配套的燃料後處理與製造鏈,這正是示範堆(Demo Reactor)存在的目的。你把研發期等於『不存在』,那等於在 90 年代笑別人做氫燃料車是造謠。

所以啊,與其用『商轉案例在哪?』這種尷尬的句式暴露自己對核能發展還停留在維基百科前兩段,不如先搞懂什麼是快中子燃燒跨鈾、為什麼轉化比接近 1 的設計可以理論上永續運行,還有閉環燃料循環對地質處置壓力的減少意義,再來談第四代到底能不能『用核廢料發電』吧。」

還有問題,你可以找老共,畢竟第一臺第四代核反應堆商轉就是他們搞出來的。
bulldog2005
慢中子堆即便用 MOX,也只能裂變鈈,Am、Cm 完全吃不掉。快中子堆消耗的跨鈾元素高放、難用於核武,完全不是「怕被提煉核武就慢堆替代」那麼簡單。
bulldog2005
總結一句:第四代核反應爐能把前幾代核電堆的核廢料裂變掉,同時發電。這不是理論,而是商轉案例與燃料循環分析已經驗證的事實。
dc1132 wrote:
錯了!美國人跟台灣人...(恕刪)


你的腦袋只會錯了

民進黨也都是錯了

你們都錯了

核電被你抹黑了

不演了?觀察你這種帳號很久了

假裝理性討論,但是總是信仰發言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