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鴻源說不要再互相指責!要先解決千萬噸水量!

sabinehua wrote:
汶川大地震形成257...(恕刪)
派工兵、爆破大隊去搞定的,這也是台灣KMT執政時的處理方式,DPP忙著大罷免、補助台電、買美國軍火,連阿兵哥都沒錢加薪,現在只能找路面部隊去掃地搬垃圾,哪裡會想到有專業的兵種可以處理這種情況 ?
lastlamp1021
要做之前, 下游影響的幾個鄉村的居民要先疏散吧, 而且要有房子被沖不見的心理準備.
nwcs
我問過在國外包水壩工程的朋友,以這個周邊環境看起來,這個不是問題。別忘了前陣子已經很久沒下雨,三星蔥都快枯死了,而且這個堰塞湖從2020年已經形成規模,DPP執政超過10年,是有時間、辦法處理的。
01的鍵盤專家那麽厲害,還有幾個堰塞湖,你們可以用嘴炮處理,費用中央出錢
kn4624
你能代表中央承諾出錢嗎?可以的話,還怕沒嘴炮,你才是嘴炮 ,丟人現眼。
nicewawa
去年就已形成的湖,民進黨政府只會監控,放到今年滿水9100萬噸潰壩,民進黨政府他X的一點責任都沒有喔[大笑][大笑][大笑]
轉貼網友整理:

2008年5月12日發生的汶川大地震造成唐家山山體崩塌,形成巨大堰塞湖,最大庫容3.2億立方米,相當兩個西湖的水量。5月23日,首批350名武警水電官兵及80台重型設備抵達綿陽,進駐唐家山,開鑿疏洪道,6月7日上午7時,唐家山堰塞湖開始泄流,警報於6月11日16時獲得解除。
唐家山堰塞湖是2008年汶川大地震後形成的規模最大、危險性最高的堰塞湖。其危機處理被視為中國應對大型自然災害次生災害的一個典型案例。當年的解決方案是一場結合了緊急搶險、科學決策和果斷執行的「硬仗」。
以下是當年解決唐家湖堰塞湖危機的詳細過程:
危機的形成與嚴峻性
1. 形成原因: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引發山體大滑坡,完全堵塞了涪江上游河道,形成了唐家山堰塞壩。壩體高約82-124米,順河長約803米,體積高達2000多萬立方米。
2. 潛在威脅:堰塞湖內積水迅速上漲,蓄水量最高時達到2.5億立方米以上,相當於一個大型水庫。一旦壩體突然潰決,將淹沒下游包括百萬人口的城市——綿陽在內的廣大地區,後果不堪設想。
3. 主要挑戰:
· 交通中斷:地震導致所有通往災區的道路嚴重損毀,大型機械設備無法通過陸路運輸。
· 天氣惡劣:搶險期間餘震不斷,並伴有降雨,增加了壩體不穩定性和施工難度。
· 時間緊迫:水位每天都在上漲,潰壩風險與日俱增。
解決危機的關鍵步驟
當局的應對策略可以概括為:「開槽泄流、降低水位、排除險情」,而非直接爆破拆除壩體(因為後者可能引發不可控的潰壩)。
第一步:空中通道與人員設備投入
由於陸路不通,解決方案的核心是建立「空中通道」。
· 直升機運輸:動用了大量軍用直升機(如米-26重型直升機),冒著惡劣天氣和複雜地形,將搶險人員、炸藥和關鍵的施工機械(如挖掘機、推土機) 吊運至壩頂。這是整個行動成敗的基礎。
· 專家進駐:水利專家、地質專家和工程技術人員迅速進駐壩體,24小時不間斷監測水位、壩體變形和滲流情況,為決策提供科學依據。
第二步:方案抉擇——泄流槽而非爆破
在如何處理壩體的問題上,有過爆破和機械開挖兩種主要思路。最終選擇了更為可控的機械開挖泄流槽方案。
· 為什麼不直接爆破? 大規模爆破可能導致壩體瞬間全面崩潰,形成巨大的洪峰,等於人為製造了潰壩災難,風險極高。
· 泄流槽方案:計劃在壩體上挖掘一條深度和寬度都經過精密計算的導流槽,讓湖水按照可控的速度和流量慢慢排出,從而平穩地降低水位,從根本上解除潰壩威脅。
第三步:晝夜不停搶挖泄流槽
數百名水利官兵和工程人員在極其危險的環境下(餘震、暴雨、潛在的潰壩風險),操作機械設備,日夜不停地挖掘泄流槽。這是一場與時間賽跑的戰鬥。
第四步:自然溢流與成功泄洪
· 2008年6月7日:經過十幾天的艱苦奮戰,一條長約475米、深12米、底寬7米的泄流槽全線貫通。
· 6月10日:湖水開始通過泄流槽自然溢出,並逐漸沖刷擴大槽道。這個過程雖然比預期慢,但非常平穩。
· 關鍵時刻的監控:泄流期間,下游沿岸進行了大規模的人員疏散(轉移了約20萬人),並嚴密監控水情。水流雖然湍急,但並未形成破壞性的洪峰。
· 水位下降:隨著湖水持續下泄,堰塞湖的水位顯著下降,對壩體的壓力大大減輕,潰壩風險被成功解除。
總結與成功經驗
唐家山堰塞湖危機的成功解決,主要歸功於以下幾點:
1. 科學決策為先:沒有盲目採用爆破等激進手段,而是選擇了最安全、最可控的工程方案。
2. 果斷的執行力:在極端困難的條件下,依靠空中力量快速投送人力和設備,展現了強大的動員和組織能力。
3. 「人海戰術」與現代科技結合:一方面依靠官兵和工人的英勇奮戰,另一方面充分利用遙感監測、水文預報等科技手段進行精準預判。
4. 完善的應急預案:在處理壩體的同時,做好了最壞的打算,對下游民眾進行了徹底的疏散,確保了零傷亡。
最終,唐家山堰塞湖從一個懸在百萬人頭頂的「定時炸彈」,通過科學有效的工程手段,轉化為一個可長期穩定的湖泊,其處理過程成為世界范圍內應對大型堰塞湖危機的經典範例。

原po有影片,
https://www.facebook.com/share/v/1BWqekJAGT/
海參威
(轉移了約20萬人)[拇指向上][拇指向上][沒有不敬的意思]
Snoopy
這應該是Ai整理啦,也不一定都對。有一點值得肯定,中共國處事明快,不會拖到尾大不掉
nwcs wrote:
派工兵、爆破大隊去搞...(恕刪)

當年開通中橫和蘇花公路,也沒有大型機具,無路可走,許多地方都靠官兵和榮民徒手開挖.
現在資源科技更發達,政府反而大言不慚的說辦不到,理直氣壯的不作為
lastlamp1021
所以死了很多人啊,.... 現在施工會死人的, 你一定會報名去的,對吧?
早餐一塊錢
lastlamp1021 兩岸打仗也會死人,所以國軍征兵,你一定會報名去,對吧?
形成的原因不同, 結構不同, 你厲害你怎麼不去幫忙?
【查一下好嗎 - 別再拿唐家山來比馬太鞍了】

【查一下好嗎 - 別再拿唐家山來比馬太鞍了】
#兩個堰塞湖不一樣就是不一樣
昨天的文章,本是希望透過正確的科普與現況梳理
讓花蓮這場災難,不再被無謂的口水消費。
沒想到
還是引來各種牛鬼蛇神亂貼一堆資料、製造誤導。
有些人貼顏色標籤,我可以笑笑帶過
有些人口出三字經,我也沒啥感
但那些拿著錯誤訊息、硬是帶風向的
那就不能假裝不知道了
這幾天,一張圖片被瘋傳:
為什麼唐山大地震後的唐家山堰塞湖
大陸就可以人工治理,你台灣不行?
政府根本草菅花蓮人命!
抓著這些看似有模有樣的資料
到處帶風向,試圖煽動什麼。
那我們就好好來分析
唐家山堰塞湖來跟馬太鞍堰塞湖的差別。
#文很長
---------------
【人工治理可行性對比分析】
都說科普了,那我們就用清楚的條列式呈現。
#壩體材質與結構特性
唐家山堰塞湖(2008年):
•由地震引發兩處相鄰的巨大滑坡體形成,主要為巨石與泥土混合體,結構相對緻密。
•壩體材質包含大塊岩石,提供一定的結構穩定性,適合機械開挖作業,不易瞬間潰決。
•穩固的結構,讓工程人員有時間在壩頂進行開挖作業。
馬太鞍溪堰塞湖(2025年):
•由颱風豪雨引發山崩土石滑落形成,主要為鬆散土石堆積,內部含水量高且結構脆弱。
•壩體結構更為鬆散,任何擾動都可能引發突發性崩塌,甚至造成比自然溢流更猛烈的災害。
...........
#壩體規模與容洪空間差異
唐家山堰塞湖:
•壩高82.65-124.4米,蓄水量約3.2億立方公尺
•下游河道寬廣(湔江、涪江流域),容洪空間較大。
馬太鞍溪堰塞湖
•壩高約200公尺,蓄水量約9100萬立方公尺
•下游河道狹窄(馬太鞍溪流域),容洪空間較小。
•雖然蓄水量較唐家山堰塞湖低,但因更高的壩體,決定著潰決時具有更大的勢能,高的水頭洩出時產生的洪流毀滅力仍極強。
................
#地形與交通可及性
唐家山堰塞湖:
•位於相對可及的山區,距離北川老縣城僅4公里。
•2008年災後,能以直升機運送大型機械設備至現場。
•30台大型機械成功運抵施工現場進行開挖作業。
馬太鞍溪堰塞湖:
•位於深山無路可進的偏遠地區,連人員都無法步行到達。
•工程重機具完全無法運抵現場,僅能依靠直升機運送小型監測設備。
•地形險峻,大型工程設備運輸在技術上完全不可行。
#施工時間與氣候條件
唐家山堰塞湖:
•從發現到處理有較充裕的評估與準備時間(發生在雨季高峰前)。
•開始洩流時,水位距壩頂尚有近30公尺安全餘裕。
•施工期間天候相對穩定,半個月的窗口開挖導流槽,有利於持續作業。
馬太鞍溪堰塞湖:
•從7月21日形成到9月23日溢流,僅約2個月時間。
•7、8月間歷經多次豪雨事件(如8月中楊柳颱風),多雨季節也持續讓湖水持續累積。
•時間壓力極大,無法進行複雜工程評估與施工準備,無「施工窗口」。
.............
#工程資源與動員能力
唐家山堰塞湖:
•出動大型米-26重型直升機和多架直-8直升機,空投多台挖掘機、推土機,可從縣城吊運。
•大規模、軍事化的工程動員,24小時不間斷施工。
•完成開挖工程量13.55萬立方米,成功實施機械開挖泄流明渠方案。
馬太鞍溪堰塞湖:
•台灣現有的中型直升機(如CH-47等)運載能力有限,難以如唐家山般投送大批重型機具。
•台灣第一次面對「水庫等級」的大水量堰塞湖。
•專家評估後認定工程手段「在技術上與時效上無法達成」,無法實施大型規模的工程干預。
•雖有政府部門持續監測,但工程介入資源極度有限,僅能透過空勤總隊直升機進行監測設備安裝。
...........
#使用的科學與防災思維
唐家山堰塞湖:
•採用「安全、科學、快速」三原則處理。
•壩體尚屬穩定,可透過「機械開挖泄流渠、借水力拓寬沖深泄流渠」的工程除險方案。
•同步實施工程措施與人員撤離的雙重保險策略
馬太鞍溪堰塞湖:
•遵循「監測、預警、撤離」的現代防災理念。
•基於風險評估,優先選擇「避災」而非「硬干」策略。
•邀集國內專家召開多次諮詢會議,科學評估各種工程方案後認定不可行。
•採用「垂直避難」與預防性撤離策略,將傷亡降到最低。
..............
#技術細節比較
唐家山成功因素:
•泄流槽規格:長475米、渠底寬7-10米,完成後具備通過洪水的能力。
•施工方式:「疏通引流,順溝開槽,深挖控高,護坡鎮腳」。
•最終形成長800米、上宽145-235米的峡谷型河道。
馬太鞍限制因素:
•研商過「壩頂降挖、炸開壩體、壩頂虹吸抽水」等方案都不可行。
•鬆散土石壩體,任何工程介入都可能加速崩塌。
•缺乏運輸與施工的基礎條件。
............
#啟示
•唐家山的成功經驗證明,若壩體與環境穩定,且有條件動用工程措施,及早人工疏導配合大規模疏散,能將災害降至最低。
•當壩體結構和環境條件不允許介入時,只能選擇監測與避難來減輕人命損失
•兩者的差異並非決策者疏忽,而是客觀條件所限下的最優解不同。
•未來的防災如何融合「硬體解決方案」與「軟體風險管理」思維,是未來的重點。
•加強國家級與地方級的監測預警網絡。
•目前最重要的,是 #公民教育與演練,確保民眾在災害來臨時能迅速、有效地應變。
-------------------------
【我們就一群想呈現花蓮美麗的移居者】
來到花蓮六年,從 918、0403、康瑞風災
到這次的馬太鞍堰塞湖溢流,我們見證過太多風雨。
說真的,這裡的艱難,只有住在這裡的人才懂。
同時我們也理解
就因為花東是兩塊板塊擠壓上來地域
所以有著比別人多的斷層
檔住比西部更多的風雨
擁有比別人蜿蜒湍急的河流
但同時也擁有各式各樣的地貌與美麗。
說風涼話的人總提,「那是你們「花蓮人」的選擇。
但這句話,對真正土生土長在這裡
或是認真在這裡生活的人,真的太不公平了。
如果你真的看見過花蓮人面對災難的坦然與溫柔
如果你曾經被這裡的人們對土地與對人的認真打動
你或許會理解,或許不是我們選擇了什麼
而是那些操作意識的人,你們放棄了什麼。
反正,我們還是會繼續辦地方的深度旅行啦
設計好玩的活動啦
繼續呈現這裡的好風景、好人情。
因為我們始終相信
雨會停
太陽總會照射到美麗。



sabinehua wrote:
汶川大地震形成257個堰塞湖,2008年就在兩週內處理掉兩個最大的.同樣是偏遠地區,沒有道路可通,地質脆弱,無運送重型機具,為何對岸能辦到?20年後的今天台灣還一籌莫展?

我看到許多專家的說法,認為台灣現有的能力就是辦不到,結論是只能交給老天去處理.如果台灣專家能力有限,是否可以請對岸的專家來交流指導,別再讓居民天天活在恐懼當中?畢竟人命更勝於政治口水和意識形態.
tteffuB 特肥吧
四川省境內因汶川大地震影響,據估計境內造成了超過130個堰塞湖,其中34處有災害危險的堰塞湖,倘若潰堤,將危及下游百萬人的性命。34個不同的堰塞湖都處理掉了,17年前的大陸。
Brian 168
假中立開始洗地,但是反效果。看你寫的內容是中央掌握資源才能做。地方政府能找人爆破?引流?
lastlamp1021 wrote:
形成的原因不同, 結...(恕刪)


尊重是留給給值得尊重的人,當青鳥忙著救國大罷免的時候,台南災情不重要,不需要救災。 怎麼現在開始指責另一邊的鍵盤俠不救災, 我們捐錢給花蓮政府不行嗎?

從民進黨執政以來,請問中央什麼時候承擔過責任? 民進黨管的地方政府出事,動員所有媒體力量緩頰,把基層拉上前線擋民怒。 一旦是政敵執政的縣市,一律先潑髒水。 這不是這九年多來一直重演的事? 你當所有人都是像你們這麼無恥?
這個湖不是今年七月才冒出來的,為什麼不持續監控早點解決,非要等到大得無法處理,才兩手一攤?
現在「溢流」到只剩25%的水量,還要再繼續不作為,留著這顆超大地雷,等老天來幫忙嗎?
Snoopy
PTT有鄉民提到這事
重機具上不去,
也沒辦法做疏通,
唯一可行的也只有爆破啊。

趁現在還沒重建,
水位也在低點,
搜救完成後爆破,
痛一次就好,
不然以後每次台風都要遷村和大量財損,
當地居民受得了?
Lightwave18 wrote:
李鴻源說不要再互相指責!要先解決千萬噸水量!

有用嗎?看看板上,以為自己撿到槍的綠蟾蜍!
李鴻源能心繫蒼生允諾幫忙,真是重情重義的好漢

民進黨是沒人才嗎?

居然要拜託前國民黨官員

推測是大多數理工專業人才,講證據,做實事

無法與抱著意識形態不放、成天造謠說謊、推諉塞責、黨政不分的共事

君不見任用的政務官,幾乎沒有理工人
無敵娘娘槍
憨川是工程背景,就問你敢不敢......[笑到噴淚]花蓮人最多只是沒把票投給雙標黨,但不是雙標黨殺父仇人捏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