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 輕軌 165億元,台中 BRT 20億元,不知那一條坐的人比較多?

伯爵紅茶 wrote:
但是因為許多因素,遲...(恕刪)


漲一倍的理由都寫在上面我貼的新聞裡了

為什麼當看不到呢?

昨天修正計劃通過以後,全長維持十六點七一公里不變,但是新增北屯機廠、水湳經貿園區、圓滿劇場等三站,加上物價、耐震規範調整後,總經費往上調整至五百一十三點九億元。


是選擇性看文章的意思?

我們也都知道建設最順風的高捷 平均一年虧一條BRT
周邊公車一樣拉不起來
連台中brt運量都和高捷橘線差不多

這就叫好的建設?
只要蓋出來就好 後面營運撐不住也無所謂?這不就是打腫臉充胖子而已嗎?



peterboulong wrote:
我們也都知道建設最順風的高捷 平均一年虧一條BRT

在2013年高捷換約案之後就沒有這種事了,
以後一年頂多虧個幾億吧,
不用再付利息與折舊了。

高捷公司長期負債已經甩給高市府,以後沒利息支出了,
只用了50%賣不出去的機廠土地未來開發收益為代價。

根據政府會計,政府花費以預算為原則,
捷運土建與機電設備的折舊是不會編入政府預算的,
等於是沒有折舊問題。

所以說之後高捷每年虧損應該可以控制在個位數億元,
比高雄市公車虧得還更少呢!
高市公車每年虧十億以上,最近又推行免費公車虧更多。

peterboulong wrote:
連台中brt運量都和高捷橘線差不多
這就叫好的建設?
只要蓋出來就好 後面營運撐不住也無所謂?這不就是打腫臉充胖子而已嗎?


250億你不蓋,花500億去蓋一樣的路線 只是多了三個站,
你就不擔心會賠錢?


大眾運輸一樣都是花錢。交通建設早一點做會省錢.
綠線之外還有一個紅線可以討論。
所以這位市長沒有比較高明。

lulalla wrote:
所以說之後高捷每年虧損應該可以控制在個位數億元,
比高雄市公車虧得還更少呢!高市公車每年虧十億以上,最近又推行免費公車虧更多。


我記得臺北市公車補助就要花50億.
截錄台中市交通局公告

胡市長表示臺北市一年補貼公車約50至60億元,若不適宜使用停管基金,用本預算補助該政策也可以。

  交通局100年至102年分別補助公車6億5,800萬元、11億0,500萬元與10億2,600萬元,但是停車管基金現金餘額從100年與101年的14億元、5億元,預計到今年底僅剩1,400餘萬元;

-----
台中換人之後我看也很難做。勢必舉債來蓋交通建設.

過一陣子看看林市長要如何做交通規劃.

伯爵紅茶 wrote:
我記得臺北市公車補助...(恕刪)



1 你沒算物價變化
2 你沒算耐震度調整
3 台中文心路的公車已培養出不少坐車的人 怕賠錢嗎?應該比高雄那時好
4 林市長打算在中清路搞跑更慢的輕軌

jamiechang33 wrote:
拜託...台南有比台...(恕刪)


抱歉
恕小的駑鈍
閣下究竟是以何種統計方式
得出台中贏高雄的結論?


u82232016 wrote:
抱歉恕小的駑鈍閣下究...(恕刪)


人口

就這麼簡單

哪個城市發展好

人口自然就變多

不用太複雜


peterboulong wrote:
1 你沒算物價變化
2 你沒算耐震度調整
3 台中文心路的公車已培養出不少坐車的人 怕賠錢嗎?應該比高雄那時好
4 林市長打算在中清路搞跑更慢的輕軌


1.2. 物價變化 、耐震可變貴一倍嗎?

ans 如果物價變化漲一倍,更可以證明我說的早蓋早享受還比較省錢。


今天最好笑的新聞 台中公車
胡XX落選,就是你們些司機害的
u82232016 wrote:
然後呢?張溫鷹90年...(恕刪)


91年的時候,豐客算台中市公車?!
這位大哥別瞎扯好不好
豐客過去從來就不屬於台中市公車,屬於台中縣豐原地區。
會在台中市看到,是因為有一條路線跑豐原到台中市火車站,僅止一條而已。

你知道老胡2002年上任時,台中市公車有多爛,而且內裝皮椅還一堆破損。
只要經過不平的路面,整車震動到快散了一樣。
有人說在高雄等公車要很久,過去的台中市公車至少要等30分鐘,絕對不誇張,還故意過站不停。
林佳龍譙老胡的公車政策,八公里免費是浪費公帑,說上任要廢除。
到選舉後期還拿香跟著拜,還說要延長到10公里免費。

老胡的八公里免費,可不是業者出車就有,而是根據票卡記錄給錢。
林佳龍的10公里免費,是業者出車就有錢拿。
差異在哪裡?!根據票卡紀錄,就是真正的搭乘量,然後市政府給予補助。
簡單地說,這麼多家業者競爭,車太爛,服務太糟,沒人想搭,就拿不到錢。
不然怎麼逼這些業者去換掉爛車,改善司機的服務品質。

林佳龍的做法,根本就是圖利業者,只要從車站發車就給一個平均數的補助。
業者只要有車出去,就有錢拿,根本不需要在意搭載的乘客數。

說別人假台中人,你才是假台中人。

反正說這些也沒意義。

伯爵紅茶 wrote:
我記得臺北市公車補助就要花50億.

台北市聯營公車系統是從四個方向收錢:

1.票價,這個凍漲好多年了,已經有16年未曾調整。
2.台北市補貼23.3億(其中含老人學生優待票約20億,偏遠路線虧損補貼3.3億)
3.新北市補貼約9億
4.台北捷運公司轉乘補貼12億

2~4三個加起來差不多一年補貼45億以下。

高雄市的話其實也有補貼其他公車,
尤其是老人票學生票,其實差價是市府出的錢,
不是只有高市公車處的虧損而已,
可google「高雄市市區公車營運虧損補貼審議及執行管理作業規定」。
最近聽說高市想把市公車改成補貼制,
切割出原來200億的累計虧損丟回市府,
比照民營業者的補貼辦法,內部營虧自負,我不確定弄好了沒?

伯爵紅茶 wrote:
我當然知道,問題就是...(恕刪)


看到拿上海的磁浮列車,我就笑了。沒知識,也請看地圖。
磁浮線是浦東機場到龍陽,當時蓋的時候,根本就是郊區。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44)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