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氣爆幽靈箱涵示意圖V5,103/8/14更新

過幾天要開挖箱涵,這枕木的證據會不會就被破壞了。

halachung wrote:
所以原標案該處是上游終端應該是沒錯,所以終端封住了。


小琉球風浪太大取消了!

#355的平面布置示意圖因為北方指標而看不懂,二聖路不是東西走向嗎?
0K+000? 或者0K+175 是表示平交道
邊看邊學知識...

不好意思,小弟想請教個純外行的白目問題:
我們常說現在科技進步,考古學都能考到千年去了,這箱涵誰先誰後難道沒有科學技術可以判斷先後時間嗎? 要靠擠牙膏式的找公文,恐怕比考古還難。 別樓有網友提到碳同位素,考古上常聽到這個名詞,但有沒有技術侷限或根本適不適用就完全不知了...
有神人知道有哪些技術可用嗎? 還是目前確實沒有科學方法可以查證?
Nuke worker wrote:
#355的平面布置示意圖因


#355是教科書的範例吧。
abcpanadol wrote:

計畫道路只有編碼(2-2號之類),

這也是有可能的,因為該路段到1996年才開通,所以預計為新富路的延伸是有可能的,而這樣就好玩了,因為崗山仔都計在更早期,2-2在後期,以都市計劃下水道設計來看,2-2不可能會設計在下游(因為不知何時開通),若設計在下游,前期開發的水要流去哪?所以原設計依下水道設計規範該處是上游末端,設計有磚牆擋住,這樣就很合理了(當時不一定有路,或路可能只是都計規劃鋪的盲路),而起它接通到凱旋路的管線,則有可能是跟著二聖路開通進行的,整段跟著做過,所以洩水流向前後期會不同。

beeshow wrote:
根據#227提供的內...(恕刪)

我們可以知道被遮掩的公文 ...新富路) 之前還有文字!全文應如下: 二聖路(崗山仔路2-2 -新富路)
公文上只見 86m ,但都說186m ,就算 186m ,這段工程完工後離凱旋三路洩露點還有250m以上的距離!
所以這被遮掩的公文純為誤導之用.
以上是我在#344 說的
二聖路(崗山仔路2-2 -新富路) 這段話的意思是: 在二聖路施工, 起點-終點 是 (崗山仔路2-2 -新富路)
因此,新富路是端點之一 , 因為 新富路到凱旋三路超過 450m,所以 186m 的工程是作不到那裏的 .
......................................
這段文+#380我提到一樣的公文,那應該是高雄縣鳳山新富路工程,沒做到二聖路(這邊是高雄市),這公文是高雄線的施工工程拿來當作是高雄市的施工工程可能性相當高。



C1應該是81年做的沒錯,管徑寬3M,但只做到臨港線東側,因為台鐵龜毛本位主義喬不定
83年開新路做D,因為C1沒打通E,所以設計成東流到鳳山水道,封死西側,而且管徑較小1.6M
85平交道打通後不知哪年,搞定台鐵,決定打通CE,但不想破壞平交道水泥路面,較難復原,會延後臨港線通車,所以凹廠商往北繞道碎石鐵軌成為C2這一段,和網友說上方枕木顏色淺看起來不像20年歷史那麼久相符?

至於營建署那張圖那兩條西流的管線根本是加蓋後的舊灌溉渠道?
其中一小段斜插入C2成為首頁V4版中的F不明涵管?

以上為推測,請各位補充....

Erichuangtw1980 wrote:
#355是教科書的範例...(恕刪)


感謝
凸歸台灣 wrote:
這是1986年的高市...(恕刪)


為免誤導,文字恕刪.


凸歸台灣 wrote:
這是1986年的高市...(恕刪)


如果C、D兩箱涵都是1991年施做的
那時平交道尚未開通
在都要通過鐵路線的前提下
沒道理D箱涵不直接連接E箱涵(為連接A箱涵)
而是另外施做路線較長C箱涵去連接A箱涵
所以C、D箱涵應該是不同時期施做的。

合理的推測是
半張照片的完工驗收記錄應該是D箱涵的(岡山仔2-2,後改名為二聖路這段,連接新富路的箱涵)。D箱涵雖然沒有與E箱涵連接,但是應該有與鳳山市的新富路箱涵連接,所以搞不好原高雄縣水利局也有相關的箱涵銜接工程記錄。

後來平交道開通,2009年的分洪工程,在不影響繁忙二聖路平交道交通的前提下,施做C箱涵工程。

合理推論,半張照片完工驗收記錄應該是煙幕彈混淆視聽。C箱涵應該是另外一個標案的工程(合理懷疑是2009年的工程)。目前還沒看到2009年分洪工程的詳細資料,如果有這方面的資料,應該可以更清楚。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8)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