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 !! 專家爆台語消失危機「南部也很淒慘」全台僅22.3%年輕人會講

29x5x5x2 wrote:
台語哪一個字詞寫不出來呢? 你根本舉不出例子

呵呵呵...
神隱了一天,又出來啦!
來,正等著你吶--所謂槍打出頭鳥,就說的是你。
劣者以為閩南語文字化的問題已經講了兩個;不少先進還多所補充。沒有錯,總而言之,就是莫衷一是。要不然就不會有台羅字的出現了。你要是好膽,找他們踢館去。
其間最不應該的,就是第三項--張冠李戴--明明有正確的詞彙,卻硬搞出一個不倫不類的贗品。
前面maya95大大就說了,你的名言:
這馬佇咧打台文,你豈是看無
其中的「這馬」,應該是「今也」。
Btw, 句子當中的「豈」要怎麼唸,麻煩你教教劣者這個“活死人”。
現在,劣者想問問你:
「秋條」是哪一條,你知道嗎?
herblee wrote:
一代女王武則天 本人可以證明 她是個 說 台語的 台語控
武則天代唐為周,發明了一些全新的文字,替代原有的文字,以除舊布新、建立權威,後世稱為「則天文字」。這些字當中就有 囝 及 「囡」 這些 "新" 字
這些字也被保留在台語當中 , 但是在 中國 已經亡佚
《集韻·上聲·獮韻》:「囝 kiánn,閩人呼兒曰囝。」如:「大囝」。兒女。如:「囝孫」, 心肝仔囝。
而「囡」(gín)是「小孩子」之義, 如:查某囡仔 。
這些 「則天文字」同樣傳播達 日本 韓國 保存下來 , 但是 所謂的"中國" 已經不再使用
囝 日文漢字 訓讀 こども子供 音讀:けん (ken), げん (gen), がち (gachi)
韓文漢字的 囝 건 (ken)

拍血!拍血!
武后所造,應該是「囝」,並非「囡」。「」字自古即有:

」字,本為閩語方言字,武后所造,雖然同形,但音、義皆同「月」。

又,此二字在吳語可通用,義為「小孩子」。
請查照。
29x5x5x2 wrote:
台語哪一個字詞寫不出來呢? 你根本舉不出例子

嘻嘻嘻...
劣者寫不出來,就惟你是問啦!
前面劣者有說:
簡單一箍[ho~]
請教大雕老師,這個[ho~]要怎麼用漢字寫出來?
simonsu8879576 wrote:
呵呵呵...就不再為
新加坡的語言政策很複雜。簡言之,為了顧及國內外的政治氛圍,訂定英語、華語(北京腔簡體字)、馬來語、和淡米爾(印度)語為官方語言。所以搭捷運時,能夠聽到四種語言。但是聽不到福建話、潮州話或客家話、廣東話。另外,明訂馬來語為「國語」,甚至於連國歌"Majulah Singapura"都是馬來語。為了能暢通各民族往來以及與世界接軌,將英語訂為“第一官方語言”,每一個學童都必須學習。
即便如此,雖然絕大多數人民英語流暢,但是,在郊遠地區還是有不少英語“不輪轉”的人,因之有“星加坡英語--Singlish”之說。
(恕刪)

Singlish 是數種語言混在一起講 , 英文當中會夾雜福建話 , 馬來語
Ai See Buay See 福建話「愛死袂死」
Tak Boleh 馬來語 不能
An Zhua? 「按怎」
Chin Chai 「趁採 (隨便)」
Du lan 「堵濫」
Horlan 唬濫
Jiak 呷
Yandao 英俊
原本新加坡說福建話是能溝通的 , 但推行華文政策後,造成年輕人都不會說了

李光耀本人 是峇峇娘惹, 他的福建話非常流利 , 在血源上也是和李登輝, 陳水扁一樣福佬客,不會客語



李光耀1979年才開始推華語(北京語) , 他說 講福建話 " 無路用 bô-lōo-īng"

他說 : 小弟認為 , 逐步 將 華語(北京語) 予伊. hōo i. 代替 方言(福建話)
simonsu8879576 wrote:
劣者以為閩南語文字化的問題已經講了兩個;不少先進還多所補充。沒有錯,總而言之,就是莫衷一是。要不然就不會有台羅字的出現了。你要是好膽,找他們踢館去。
 
 
沒有所謂台羅字,只有台羅拼音
 
真的還搞不清楚嗎,台羅的意義就跟注音一樣的道理,都是現代發明來拼音用的
 
思考一下為何要發明注音符號? 你一直自我打臉
 
掃盲一下...
囂張的台語不是寫秋條,是"𪁎趒" tshio tiô,意譯也可寫 囂俳 聳鬚
台文都有專用字的
 
「這馬」,不是「今也」之意,應該翻譯成 "現在"
肥馬大刀無所酬 皇恩空沿幾春秋 斗瓢傾盡醉余夢 踏破支那四百州
simonsu8879576 wrote:
請教大雕老師,這個[ho~]要怎麼用漢字寫出來?
 
 
哇哈哈! 發出某音調也有字,你還真討喜
 
快點想阿,普通話甚麼句子無法翻譯成台文?
 
趕緊去想看覓,有啥物無法度翻做台文?
肥馬大刀無所酬 皇恩空沿幾春秋 斗瓢傾盡醉余夢 踏破支那四百州
木屐, 草鞋, 開檔褲 淘汰了
呼叫器, 對講機, 衛星電話 淘汰了
VHS BETA 錄影帶/機 淘汰了
唱片淘汰了, MP3/CD/DVD/Bluray 淘汰了
打字機, 排版機 淘汰了
硬碟也要淘汰了

統統撿回來用好嗎?

還有請養匹馬來騎當交通工具好嗎?
simonsu8879576 wrote:
又,此二字在吳語可通用,義為「小孩子」。
 
 
又要掃盲了,兩字根本不同意義
 
囝 = 兒女,泛指後代
囡 = 小孩子或小朋友,泛指年紀小輩分低的人
 
因為不懂台文,所以會以為台語有些沒有文字
所以不知道用漢字,台語才是前輩,普通話是晚輩
肥馬大刀無所酬 皇恩空沿幾春秋 斗瓢傾盡醉余夢 踏破支那四百州
29x5x5x2 wrote:
沒有所謂台羅字,只有台羅拼音

真的還搞不清楚嗎,台羅的意義就跟注音一樣的道理,都是現代發明來拼音用的

嘻嘻嘻...
自己去看前面maya95大大的貼文,最後一段有關南島語系影響的部分。
小心喔!「脫古」派的台灣價值比你們「托古」派還高。
29x5x5x2 wrote:
又要掃盲了,兩字根本(恕刪)


鳥頭牌博士人家simonsu大大至少有資料佐證他的說法,
你的說法定義哪邊來的?資料出處呢?
要你說你常常說不出來耶
你自己掃自己的盲都掃這麼久,怎麼還是盲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65)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