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早書寫工具不像現代這麼方便,刻出一個字要花很多時間,一竹卷既重又大,成文者得努力用最短字串表達最多最精或最廣涵義,當然這對有興趣一窺知識思想奧堂的讀者來說,文字程度如何也等同於所略為何。中國思想爆發見諸於春秋戰國,轉折點有宋代理學,佛學道學等稱之為"經"的也都不是民初興起的白話文。值不值得學幾千年的文化也得學過再判斷。白話文之後的文字就便成“$”. 有$, 什麼事都能。這符記脫離怪異的民族意識。發音可以是蟹老闆或娜美,也好避免台語閩南話福建話客家話國語等源發自中的發音。衷心期盼台文學者能由造字造音根本發展出深刻的文化思想,並成為地球文化主流,搶劫所有其他文化。
由於少子化的關係,這幾年將會有一波大學及系所倒閉,而經過這麼多年大學生供過於求,失業率高漲的慘痛經驗,學生在選填志願時,也會比較"務實"一點,那些一看名字,就知道畢業後很難找到相關工作的科系,更不容易找到"客源",沒有客源,課開不成,教師也就混不下去,當然要緊張了。我是五字尾的,也會講閩南語,雖然金門腔和台語有點不同,但大致都可以溝通,也沒有上過什麼台語課,就和家人朋友多講自然就會了,這種東東還要拿來當做正式課程,實在很奇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