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鄉苦工 wrote:為啥你在計算成本的時候不把危險包括在內呢寫了那麼多有啥用就算是免錢的 也是 要算致死的人數,除了水力發電廠比核能小以外,火力發電廠致死率可是核能的17倍,這才是反核人士不願面對的真相,因為核能平時不會毒害人類,除非人類操作不當或是天災,但火力發電每天都在噴毒毒害人類,新聞卻從來沒有報導..........
mipec1987 wrote:前幾天看到反核的新聞...(恕刪) 我這陣子看到一些擁核的說法...讓我感覺好像是....(可能不是所有擁核的人都是這意思,只是我這陣子看到一些網上的發言後的一些想法)反核的人好像都不專業,為了反而反,被洗腦?所以擁核的比較專業?擁核人的理由是怕漲電費?誰不怕電價漲,但你確定核4運轉就不會漲電價?應該是探討漲電價是不是還有其它因素?光把核4蓋起電價問題就解決了?不會製造空氣污染碳排放比較環保?請問 核廢料 的問題怎麼處理?核1~3的核廢要去哪?萬年不滅的東西,你要找哪裡埋?蘭嶼?核能出事,污染的面積跟其他發電方式的電廠出事的後果完全不能相比,空氣水土壤..大家都不希望改變現狀,有些人以為蓋了核4運轉就什都解決...可是有些問題是後端的問題,擁核的人都很少主動提到,核電廠除役的處理費,核廢料處理問題費用要花多少?目前接受到的資訊,單位都是算"兆"的,那這些錢誰出?如果也先算進去當成本,電有比較便宜嗎?還是以為像埋垃圾一樣,不用花錢?這樣比較有經濟效應?常拿碳排放的理由來說,這是一個事實核能不會有碳排放的問題,但是全球的碳排放都是因為非核的電廠造成的嗎?人的行為無時無刻都在制造碳排放,你喝罐裝飲料,這個過程就製過多少碳排放?你吃一頭牛一頭豬,你把他養大了再吃他,從養它,到肉到你口中,要花多少碳排放?用電器開電腦,即變現在我在打這文章,也都會有碳排放...有人看到我這樣說一定會說,那不要吃不要用不要呼吸算了= =我的意思是,減碳不是光把核4弄起來,你的生活習慣都不用改了要我,我寧願大家隨手減碳的方式,用一個或許會排碳的電廠來相抵消也不願意賭萬一核電出事時,整個 環境 經濟 台灣...全都可能因此完蛋(我是以最嚴重的狀況來說....)我們當然知道,沒有電國家不能運作,經濟不能發展..但不代表有了更多的核能經濟就會好轉,很多事情應該多面相去看,不是 銅板 只是正反問題而己.核廢料的問題如何解決,處理費用哪來,這個先說清楚再來談核能..真心希望政府應該要開始找其他替代能源的方式了,給國家規劃一個方向,不管換哪個政黨都可以造著走,核4這問題,設個停損點吧,就算還是需要核能也重蓋核4不能要了,一個產品弄了20幾年都還沒弄好,裡面的東西都不知變成怎樣了專家來看,誰敢保證?只能看外觀,裡面的水泥鋼筋是怎樣要怎檢查?誰知道?有人拿高鐵也是拚裝車= = 明明是完全不同等級的東西,怎會這樣比?ps:還看到有人說 反核怎不反核1~3?那我是不是要說 擁核的人是不是贊成 所有電廠都改成核能,沒有碳排放問題?叫反核的不要用電,那我是不是可以說,核廢料放在擁核的家裡?如果都這樣的說法是不是沒法討論了= =
DC10 wrote:要算致死的人數,除了水力發電廠比核能小以外,火力發電廠致死率可是核能的17倍,這才是反核人士不願面對的真相,因為核能平時不會毒害人類,除非人類操作不當或是天災,但火力發電每天都在噴毒毒害人類,新聞卻從來沒有報導.......... 水力發電也有風險. 歷史上潰壩事件可不算少可查詢河南758事件一次就死24萬人比核武爆炸還威
文包 wrote:水力發電也有風險. ...(恕刪) 那是他們當年水壩蓋的兩光的關係吧...不過當年大陸蓋大亞灣核電廠時不是也抗議一堆,到現在也還沒爆掉當年台中拜耳要蓋洸氣廠,不也是說一爆會死多少人...結果人家去別國蓋現在也是好好的沒出事
核四的每一個零件.每一個構造.每一部儀器以及每一個可能會造成人為操作錯誤的環節如果要達到最高安全標準,至少要進行以下修改,比如說原先為了省錢而使用安全性較低的不耐燃墊片和導線管,就必須全部更換為較貴的耐燃墊片和道線管;操作指示燈號顏色過多太過複雜容易造成誤判,必須全部修正為簡單的紅綠兩色;數位儀控系統可靠性存疑應該修改為傳統的操作方式;圍阻體鋼筋曾經遭不當剪斷過,而且灌漿不確實,擅自部份改灌鐵沙,因此圍阻體應該拆掉重做;新作的圍阻體應加強到可以承受福島核災級的氫氣爆炸而不會破裂造成輻射外洩,核四的每一項變更設計都被必須得到奇異公司的書面安全保證;"乾井"的耐熱性必須改善到高於最大溫度預測值等等要進行這些修改要花的錢已足以讓核四成為一 座不符合成本效益的發電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