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氣爆幽靈箱涵示意圖V5,103/8/14更新

晚安!

是否有可能有二次施工?

第一次依循舊時灌溉管道,與崗山仔二之二號工程溝通,一般圓管較易施工,穿過鐵路容易,也較矮;而左邊明管是否有通連,不明?
第二次施工,二聖路疏洪工程,改為大的方形預鑄,左邊明(圓)管插入,右邊接二聖路(管型未知)?

依年代,崗山仔二之二號工程時期,若用方型涵管施工,在當時算是先進,更何況是個小包商,應較不可能,所以推測為圓形管。
若有第一次施工,人孔蓋的存在,與相關人員的堅決承認,就可解釋。

為了擴大疏洪效果,也有經費,有了二次施工,採用方形管。(工程日期,名稱,推測可能是 ~ 二聖路疏洪工程,但府方否認)

此工程地點位置特殊,就算第一次工程包商已經過世,施工人員應還有健在者,參與的工人應會有印象,加上方形涵管施工,非一般路邊小型排水溝工程,需大型機具,檢調若有心,汙點證人不難找;若真有第二次施工,那更容易追查。

為何資料會如此的不透明,是有但有因由,不想讓外界明白,還是螺絲鬆滿地,真的不明。

府方又放出一個對他們有利的公文(特許管線可共存),箱涵 C 的還是不見天日。

冤雨沉落,淚流成河,期望善眾,能使清明。

希望 高雄早日,雨停,天晴。

檢調 加油!

受災戶,救災人員,現場志工 辛苦了!加油!

沉默益照見,理性善守護!

祝福 台灣!

louar wrote:
政治文退散!再說,如...(恕刪)


你比較像政治文, 隨便指說人謊

目前這個主題是在討論管子是在何時被包進去.

重點是這所有的基礎是建立在 "中油的人說的是事實且有資料來證明施工是確實的且沒有被包".

但如果其實從頭到尾就沒有被包進去在那個預留的通道點, 而後來全都是增加的或是打通的.

那麼這整串就會是個很好笑的事.

d2jtang wrote:
晚安!是否有可能有二次施工...(恕刪)


是的,我的意思就是二次施工

第一次施工相安無事, 二次施工就因卡到管線而產生包埋

主事者推到第一次施工是因為已逾20年過了法律追溯期..........
whathell wrote:


你比較像政治文, 隨便指說人謊


目前這主題其實已經不只在那個點了,中油的好釐清,檢方這兩天挖開C2應該就有答案了,現在重點應該是在於目前都被市政府引導到只有【崗山仔2-2道路】那標,如果這標是停損點,誰先誰後只是給個交待而已,如果停損點設這,以人性上來說,過了追訴期,沒刑責,是不會有公務員吐實的。
whathell wrote:
你比較像政治文, 隨...(恕刪)


連雄檢都不得不承認先有管線後有箱函了,還有什麼好說的
明明是討論幽靈箱函,偏偏有人喜歡扯到別的地方
要扯這些或是覺得這整串好笑,就請自己另開主題討論吧
再說,高雄市政府說了不少謊也是事實,有啥好政治的!


chingche wrote:
是的,我的意思就是二次施工

第一次施工相安無事, 二次施工就因卡到管線而產生包埋

主事者推到第一次施工是因為已逾20年過了法律追溯期.............(恕刪)



如果凱旋三路上的『A』和『鐵路西的溝渠』透過『舊的C2』有相通,

或許『A』和『鐵路西的溝渠』之間,有不止一處有類似『舊的C2』的相通管道。


而且崗山仔二之二號工程(寬3.0x高2.4x 長度186公尺),『C』的寬3.0高2.4公尺,但沒有長186工程,

附近也沒有『寬3.0x高2.4x 長度186公尺』的箱涵。


這個版匯集了諸多追求真相的網友心力,

就尊重每個不同的意見和看法吧,

若是不小心引起爭議而被刪版,那就可惜了。
Erichuangtw1980 wrote:
如果凱旋三路上的『A』和『鐵路西的溝渠』透過『舊的C2』有相通,

或許『A』和『鐵路西的溝渠』之間,有不止一處有類似『舊的C2』的相通管道。..(恕刪)


如果此假設為真,下圖『鐵路西的溝渠』(西??二聖路是在東邊 ) 那區域應該都是A溢流過來的泥水,不會是綠色的青草地



http://www.appledaily.com.tw/animation/today/index/20140811/36015229
chingche wrote:
「舊C2」原本就是既有渠道, 但很小不是現有的規模,沿著鐵道東側由二聖路平交道往北可見到一條明渠, 這條明渠的水流往南到C1後向左轉, 「舊C2」穿過鐵道底下匯入A(凱旋路的大排)

怎麼出現「舊C2」? 是指C1嗎?
明渠北→南到C1 (?) 左轉→是不是就往東流,怎麼又穿過鐵道 (往西) 流到 A呢?

咦? 會不是我倆對左右的觀點剛好相反? 我是順著水流來想的,用東西南北可能比較一致

我原來的理解是:
C2就是問題箱涵 (勉強算東→西走向),接的是A,而A在凱旋路下方,1977年省政府時代,北→南走向的大排,現在已經炸了
聽起來是與A平行,位於鐵道東側的明渠,水由北→南 (本來是一路流下去,但因為開路被截斷?),經過F (圓形涵管,北→南),再經過C2 (就是問題箱涵,東→西,是否就是你講的「新」C2) 流到A,繼續向南流
是不是明渠往南過了二聖路從此就沒了? 還是有繼續通 (繼續與A並行往南流)? 如果有繼續通,為何當初要透過C2流到A呢?

這個圖裏,C2連接的應該是F的南端,所以那個鉛筆的走向是有誤吧?
C1在這裏是不是Chingche指的「舊C2」???


shiu65 wrote:
配合這張圖...(恕刪)

這張圖中,紅圈的部分,不就是F和C2 (新?) 相通的部份嗎? 那個C1又是怎麼一回事? 是那個綠圈的部分嗎?那個是通的嗎?
youtube上有一段2009.11.臨港線影片

台鐵 高雄臨港線 前鎮車場 - 高雄車站 駕駛座前景展望 路程景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v7k4xXZDn8

四分30秒左右有通過二聖路平交道

可以看看當時2009.11附近景象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8)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