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巧芯酸陳吉仲「抄吉掰」截圖瘋傳 網大罵破格!
新頭殼newtalk | 洪翠蓮 綜合報導
發布 2022.10.07 | 08:22
台北市議員徐巧芯用非常不雅的字眼酸農委會主委陳吉仲,網友截圖瘋傳,網路一片罵聲。 圖:翻攝自臉書
國民黨多位縣市長參選人,包括張善政(桃園)、許淑華(南投)、林耕仁(新竹)、謝國樑(基隆)等人論文抄襲疑雲未解,疑似為了轉移焦點,國民黨文傳會主委洪孟楷、台北市議員徐巧芯等人再爆農委會主委陳吉仲研究計畫報告涉及抄襲。不過該「爆料」沒有引起太多注意,倒是徐巧芯在臉書上批評陳吉仲是「抄吉掰」,引來網友大罵「破格」,真的很噁心。
徐巧芯為了批評陳吉仲抄襲,在臉書留言「陳吉仲超會掰=抄吉掰」,取諧音是「雞掰」的意思,不過這是台語「膣屄」(tsi-bai),「屄」的字面意思為女子外生殖器,衍伸意思是比喻人言行令人厭惡,但非常不雅。
徐議員不知道是不懂台語或是故意的,大喇喇地在自己臉書上寫下這個字眼,引爆網友怒火,目前截圖已經在網路瘋傳,S網友痛罵「這個渣某有夠破格」,連藝人柯宇綸也在臉書轉載,呼籲大家不要再讓取巧芯掰下去,窩松信區覺得好苦,怎麼會出一個整天耍嘴皮的違停姬,超不優雅。
加拿大York University教授沈榮欽在臉書批評,就人格陰暗而言,徐巧芯和柯文哲是政壇一對寶,任何議題只要被這兩人沾上,就不可能有理性討論的空間,只剩下臭不可聞的仇恨。
路透社前記者孟買春秋也認為,翁啟惠與陳吉仲都是無黨籍,徐巧芯等人嘲笑翁沒拿到諾貝爾獎、抹黑陳的論文,不是為了攻擊民進黨,只是希望優秀的人都不要進入政府服務。徐巧芯對陳吉仲的發言自以為那樣說很幽默嗎?「台北市公職人員裡有個年過60的大沙豬,低俗猥瑣大家都見怪不怪了,這個年輕女性竟也如此,可悲」。
蘇姓網友痛斥徐巧芯,表示一個女人這麼無禮無體,真的很噁心;何姓網友也酸,原來現在流行用自己的器官寫臉書啊?W網友表示,藍白就是要毀壞善良風俗。
新頭殼newtalk | 曾郡秋 綜合報導
發布 2022.10.06 | 16:21
農委會主委陳吉仲今回應國民黨控他報告再抄襲的一事,認為國民黨目的,即為要掩飾國民黨桃園市長參選人張善政被爆的抄襲事件。 圖:張良一/攝
國民黨今天上午再指農委會主委陳吉仲2008年擔任氣象局研究案計畫主持人的報告內容抄襲,且抄襲比例高達88.9%等事證。陳吉仲今(6)下午表示,自己並沒有要選舉,卻三番二次被國民黨用不符合學術標準的方式來針對,認為國民黨目的,即為要掩飾國民黨桃園市長參選人張善政被爆的抄襲事件,他表示為捍衛個人學術名譽,將對這些不實指控提告。
今下午陳吉仲出席稻米達人記者會時接受媒體訪問,針對國民黨再度指他報告抄襲一事,他表示,這2周以來國民黨對他過去的學術論文、計畫報告等連續不停的指控,並不斷汙名化他的學術論文與報告,這些不實指控為個人學術名譽,他都會提告。
陳吉仲說,他沒有要選舉,但國民黨卻屢次針對他,無非就是要掩飾張善政的農委會計畫報告被查出多篇報告有高度重複情況。陳吉仲表示,若國民黨認為他報告有問題可到相關單位提告,不但能還他清白,也會讓所有爭議回到學術標準來處理。
如國民黨高雄市議員白喬茵指陳吉仲的報告有抄襲,但經符合學術圈的檢驗標準檢核後,卻發現僅有3%相似度,而依照國際頂尖期刊出版集團IEEE訂定的指南說明,若比對後相似度在3%以內者,代表整篇文章只有數個單詞或短句相似,也就是說這類的報告內容不需要特別去檢視來源。
陳吉仲說,雖國民黨履次以不符學術標準、且汙名化他學術論文與報告的手法,並不會被用在張善政正被追查的農委會3年期、疑似大量抄襲的報告,農委會還是會用客觀、中立、嚴謹的態度來審理張善政的相關事證。
顏振凱
2022年10月4日 週二 上午10:42
國民黨桃園市長參選人張善政被控研究報告抄襲,國民黨連日也猛攻農委會主委陳吉仲過去的報告大幅度抄襲,陳吉仲昨已委由律師詹順貴對當天開記者會的國民黨北市議員張斯綱、桃園市議員參選人凌濤、國民黨副發言人楊智伃提告。詹受訪也說,第一階段針對張等三人,第二階段也會對白喬茵提出訴訟,以捍衛陳吉仲的學術名譽。
圖片
陳吉仲對國民黨市議員張斯綱等人提告,捍衛學術清白。翻攝陳吉仲臉書
對於國民黨的污衊,陳吉仲昨已委由詹順貴提告,詹順貴受訪時表示,將先提出刑事自訴,以捍衛委託人的名譽,詹也說明,張斯綱與凌濤在其個人臉書專業標註都有碩士學位,若兩人確實都有取得碩士學位,一定清楚論文寫作方式,也一定明白論文中的「文獻回顧」章節就是必須爬梳和題目相關的內容,張斯綱、凌濤都有取得碩士學位、明知論文寫作方式,卻仍將有標註的文獻回顧指為抄襲,兩人都具有極度的惡意以及妨害名譽的故意。
對國民黨市議員參選人白喬茵之前也曾將陳吉仲有標註來源的內容指為抄襲,詹順貴則說,白喬茵在高雄,第一階段的訴訟會先針對在台北的張斯綱等3人,第二階段就會對白喬茵提出訴訟,以捍衛陳吉仲的學術名譽。
詹順貴說,部分政治人物為選舉博聲量,刻意抹黑、污衊、扭曲學術界標準,這種操作過於惡質,陳吉仲才不得已採取法律手段。
被潑抄襲髒水 高虹安強勢反擊聲勢漲 張善政該好好學習
高虹安強勢反擊抄襲指控,雖引發「戰學歷」爭議,但民調不降反升。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聯合報 / 記者歐陽良盈
2022-09-30 06:02
剩不到兩月就要投票了,這次選舉的選戰主軸竟變成參選人的學位、論文戰,幾個月來,全台超過10位參選人被指控論文抄襲,先不論指控真假,網路聲量確實升高,不管是正面聲量高還是負面聲量高,第一時間的處裡態度和方式,似乎牽動著往後的選情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