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藝君子 wrote:
所以柯文哲現在是跟...(恕刪)
我是回應柯黑拿柯跟六趴市長比阿...談收割麻~~
一個任內十度想做,可以拖一二十年~一個任內把二三十年老案子處理好的市長
誰優誰劣就可以得知


這麼厲害任內就不要留二三十年的案件不做,這麼厲害就不會只剩下六趴滿意度

柯P會把拖延已久的案件做光光,而柯黑只能崩潰地喊收割阿~~有人收割
JasonQ wrote:愚蠢...1999...(恕刪)
budinx wrote:有種無限打臉的感覺。解毒樓我這絕對不是第一次,不過既然你誠心誠意的發問貼了,我就大發慈悲的告訴回應你 (單純抄襲神奇寶貝火箭隊的梗,並不是真的大發慈悲)...
那位住台北35年的老兄,以及前面似乎有人要大家看懶人包的,加減參考一下吧。科批確實做了一些事情,但是這些政績懶人包灌水很嚴重,基本上可以歸納出兩種模式:
1.割稻尾:
前朝任內辛勤編列預算計畫,只是剛好到科批任內完工或開工,結果就變成科批政績。
2.混淆視聽加油添醋:
做一分講得好像有五分,例如把行之有年的政策講得好像是科批任內才開始。
無限重生 wrote:
1. 忠孝橋引道6天拆除,北門重建天日:
忠孝橋引道拆除的預算是郝龍斌編的,拆除計畫是郝龍斌規劃的。
無限重生 wrote:
(2) 國家地理頻道紀錄片
這是市府花錢請國家地理頻道拍的,說白了就是廣告。
無限重生 wrote:
3. 提前完成鉛水管更換
其實鉛水管前幾任已經排定預算跟經費陸續更換,雖然一開始新聞報得像是科批任內才發現有鉛管立馬更換...
至於更換完後其實還是可以挖出鉛水管.... http://news.ltn.com.tw/news/politics/breakingnews/2236049
無限重生 wrote:
4. 文山區從「台北市易淹水區」正式除名:防洪工程快速完工,防洪提升至每小時78.8毫米。
文山區防洪工程是郝龍斌任內編列預算跟規劃的。至於嘴的省下防洪池幾億幾億,那是拿國有地「無償」給台北市蓋防洪池,國有地是全民的財產,不是科批私人的。
無限重生 wrote:
5. 公共住宅:
積極興建公共住宅,新建公宅共36處基地,已完工及發包完成並施工中之臺北市公宅總數量,合計將達12,702戶。 公宅最新資訊:
這個最近別棟樓打臉中,我就不重複打了
無限重生 wrote:
6. 執行完整的老人福利政策:
(2)擴大敬老卡(每月補助480點,一年是5760元,比之前砍掉的重陽敬老金1500元,老人們還賺了4260元喔,看看那個縣市有這麼好康的福利啊)
幫不了你大大的版本已經移除這條了,你要不要考慮更新一下? 敬老卡480點已經施行好幾年了,根本沒有所謂的倒賺四千多元,寫這個的寫手大概家裡沒長輩設籍台北吧,不然怎麼會不知道呢?
無限重生
8. 矗立30年北市麗山國小電塔終於拆除
標準的割稻尾。一般拆電塔之前要花上好幾年先做相關線路徵地地下化等工程,麗山電塔則是拖更久,因為中間用了潛盾機挖管道,整個施工過程搞了十幾年,自己拜估狗神就知道了。
斷電拆塔只是最後一個步驟,並不是施展魄力說今天斷電明天拆塔就可以搞定。
無限重生 wrote:
12. 雙北定期票1280元,北市+新北一票吃到飽
科批最討厭這種齊頭式補助的政策了。至於施行成效有別樓討論。
無限重生 wrote:
16. 延宕18年環南市場整建動工,延宕10餘年成功國宅中繼市場動工:
環南市場改建預算是馬英九編列的,改建計畫包括中繼市場等規劃是郝龍斌做的,跟拆電塔類似,前置作業既費時又費工,終於差不多都喬好後可以開工,然後開工的人說這是他的功勞....
無限重生 wrote:
18. 捷運萬大線路段開工(目前進度已經到新北市了)
捷運萬大線前期規劃、預算編列等都是在馬郝任內完成,各站先完成相關前置作業的都陸續開工,我不懂這個列在政績的原因是?
無限重生 wrote:
19. 重陽橋新機車道「減彎」,告別死亡髮夾彎
又是一個割稻尾政績
http://tcgwww.taipei.gov.tw/ct.asp?xItem=94237234&ctNode=82924&mp=108051M
「依據本市警察局交通警察大隊統計,重陽橋於北市端自100年至103年11月間,汽車車禍共68件、受傷19人;機車50件、受傷81人。其中機車彎道車禍則發生16件、20人受傷,無人死亡。
惟臺北市政府工務局新建工程處102年起即著手規劃,將新的機車引道轉彎半徑加大至25公尺,預定105年度開工,106年完工。」
首先傳說中的4年200起車禍不知道打哪來,再來機車道改建是郝龍斌任內規劃排預算的....
無限重生 wrote:
三、勤儉持台北市,市大運一個游泳池就替國庫省多少個億了
你應該不知道世大運兩億游泳池現在還躺在貨櫃積灰塵,兩億只用一次,不知道誰比較節省誰比較浪費....
一般傳統泳池比賽結束後大多當成社區運動中心之類的提供居民一個游泳健身的地方,或者有其他運動賽事重複使用,而且維護費用相對便宜,也不會被特定廠商吃定。原本有意接手的幾個單位都被高昂的維護費用嚇到 (因為只此一家,價錢隨他開),最後都還是興建傳統的鋼筋水泥泳池。
後面實在懶得打字了,留給有錢有閒人生勝利組的大大接力吧。
我當年票投科批也是做足功課多方比較做出的決定,後來才發現那些大多是網路幕僚塑造出來的 (例如之前野生科批其實很多是養殖的),在那之後我才漸漸能找到這些 too good to be true 的東西背後的破綻,畢竟當你認定一件事 100% 是真的的時候 (就像我當年票投科批時),你根本不會想要去懷疑,只有當你保持客觀不預設立場去看事情,你才會察覺裡面不太對勁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