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直擊 肉廠苦勞 清大生:值得


愛雷島之心 wrote:
我來回答這個問題一個...(恕刪)

所以你留在台灣年薪也破百?
多呆2年就能變課長,是這家公司太操,人都跑光了?
我今年30,工作3年到27歲以存到1筒金,從26k爬到目前保障月薪40k~
出外打工增經驗,合理。但出外打工賺錢,划算嗎? 回來繼續從22k領起,以我來講,我已經40k了,我覺得不划算。

捨我期誰 wrote:
旅行存錢 「台灣薪資...(恕刪)


出國就可以幹勞力的工作?
回來又不幹勞力的工作?
這是什麼心態?
xallen wrote:
景氣再好,沒有22k,還是有一堆人會跑去澳洲打工。本來是個不錯的國外體驗,搞到現在被冠上台勞。
當然,去那邊只為了賺錢,不去旅遊的也是個人的選擇。

台灣工資低,領22k是社會、政府的問題,但是要領多久的22k,這就是個人的問題了。
...(恕刪)


哦 你有想過 泰國 菲律賓搞不好人家也是想來這裡打工度假 (也許是這麼想)

還不是被稱 菲傭? 泰勞?

同樣的問題而已~ 難道台灣人就比較高貴? 這就是現實
能不能達到..真的要看人吧?
如果沒有儲蓄觀念..
每個禮拜賺的錢都在週末玩掉..
真的能達到嗎?

並不是每個去澳洲的都能存到第一桶金..
別把幾個人看成全部了好唄~
有沒有去算算存不到錢又不敢回來的有幾個??

再說..去過之後英文真的會比較好嗎?
不見得唄~
個人在英國的時候,
很多台灣人選擇的都是跟台灣人或是中國人混在一起..
每天講的還是中文,
到澳洲工作就真的會比較好?

更何況還是這種技術性的工作..
殺羊宰肉不需要開口..
知道怎麼作就沒了.
總不會你一邊切還一邊跟同伴講話吧..

如果作的是需要交談的工作我想 "英文會變好" 這還有可能.
技術性工作?
難.

當然啦~
下了班社交活動多又另當別論..
但是社交活動的花費~~~
嗯~

存不存的到錢實在可議.

捨我期誰 wrote:
旅行存錢 「台灣薪資過低是事實」
27歲的小麥說,大學畢業後曾在銀行擔任理財專員2年,月薪約台幣4萬元,扣除房租、交通、吃飯和給父母的錢後,每月僅能存1萬元,而自己的夢想是能夠存錢、學好英文並到世界各地旅行,到澳洲打工度假正好符合此需求,因此5個月前來到此地,先在洋蔥工廠做了1個月,之後轉到現在工作的T&R肉品工廠,平均每月可賺澳幣3000元、折合台幣約9萬3000元,扣掉生活費,每月還能存下台幣近6萬2000元。
台灣青年,他們大都在肉品工廠從事剝羊皮、肉品包裝等工作,在肉品廠做羊排包裝的清華大學經濟系畢業生小麥直言:「台灣薪資過低是事實。」他在肉品廠出賣勞力所得,比在台當理專至少多一倍,「值得」。
在台灣工作不好找,賺不到錢是事實,我想說在做幾年如果澳洲有機會我也想去看看。
「今週刊」寫的怎樣樣那不是重點,澳洲殺羊薪資跟台灣一樣,有需要到澳洲殺羊嗎?不要說一些場面話台灣薪資過低的狀況是事實,也確實讓許多年輕人撐不起自己的生活。



最糟的是,有些媒體一直在醜化這種新聞,

真不知道,這背後,是財團的鬼主意,還是政府的??

奇怪咧,我好手好腳的,上那去工作,關媒體啥事丫??
我很好奇大家都說台灣薪水低(被外勞拉低薪水?)

可是澳洲失業率高也不就代表他視我們去做的工作是濫缺

在他們心中不也想說這種工作內容應該要加薪

可是我們卻跑去承接了這些工作

那還不是跟我們在台灣抱怨外勞拉低薪資是一樣的道理?

明鏡 wrote:
那還不是跟我們在台灣抱怨外勞拉低薪資是一樣的道理?

當然道理一樣!
人在甲地如果不會覺得"容易安居樂業",
"沒前途",
他們自然會嘗試選擇往乙地發展.

是好是壞沒定論,
因為是比較不熟悉,
陌生的環境.
只有闖蕩過的人,
才能獲得自身獨特的"人生經驗".

歐洲人當初開發美加,
美國開拓大西部,
到亞洲人往美加發展,
除了想體驗"冒險挑戰"的生活歷程之外,
當然都以尋求可能的"利益"為目的!
政府和企業 是否站一邊呢?
看誰提出22K就知道了

本人所有言論出於自編小說,純許虛構 勿認真,認真你就輸了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