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eb wrote:是只有我覺得荒謬嗎? 除了廢死聯盟的應該都覺得荒謬。以下列舉廢死聯盟的成員組成:1. 國內各大黑社會組織。2. 虐童致死者。3. 殺父殺母者。4. 姦殺犯罪者。5. 虐殺致死者。6. 人口販子。7. 販毒大盤。8. 隨性殺人犯罪者。9. 沒甚麼公信力的教授 ?10. 沒甚麼舞台的媒體人(中時某專欄?)?11. 沒甚麼良心的政客?以上都是同類人,現在的黑社會才會整天把文明掛在嘴上。以下開放補登~
來看看這神奇的聯盟給了甚麼回應。通篇沒點到主題,避重就輕者有之,偏離題旨者有之,模糊焦點者有之,文不對題者亦有之。敢問林大理事長,那您寫了這一大篇,啾竟您是認為這位犯人該死?還是不該死呢?如果您的親人或貴聯盟成員的家屬替換這個可憐的小弟弟為受害者,您會如何回應呢?如果受害者是您,您認為您的家屬會怎麼做呢?您又會怎麼想呢?我們都超好奇的耶也許某天會有模仿犯找上貴聯盟的成員進行這個實驗讓我們研究其結果http://www.taedp.org.tw/story/2400林欣怡(台灣廢除死刑推動聯盟執行長)發生了台南男童割喉案,很多人立即歸咎於「廢死」,不少抗議的輿論聲浪也直指「廢死聯盟」。但發生如此案件,我們同多數人一樣感到氣憤,只是除了情緒之外,我們更期待大家是否能一起探究事件發生的原因,以及思考更深一層關於結構、制度以及預防犯罪等因素。根據報紙的報導,加害者也表示「上網查了資料,殺一兩人不會被判死,他想要吃長期牢飯」。如果加害者如同大家的描述,認為他是聰明、狡詐且精心策畫這樣的犯罪的話,那加害者應該就會繼續發現,「現在的台灣,還是持續判處死刑、還是繼續執行死刑」,他的行為會招致的結果不可能僅僅只是「長期牢飯」這麼簡單。日本為死刑犯辯護的安田好弘律師曾經說過「我曾經處理過無數的犯罪事件,發現刑事犯罪的加害人與被害人通常都是『弱者』。而『強者』則幾乎不會捲入犯罪。我所謂的強者,都是能力很強,有許多值得信賴、求助的友人,因此在大錯鑄成之前便能夠把問題解決。而弱者正好相反。犯罪總在貧困與富裕、安定與不安定、富人區與貧民區的邊境發生。強者無須越界到不屬於他的地區,永遠可以和犯罪保持距離;而弱者正好相反。除了個人的不幸之外,還有各式各樣社會的不幸重疊在一起,結果造成犯罪,或者被捲入犯罪。忽略產生犯罪的社會與個人背景,是永遠無法理解犯罪為什麼發生的。鎖定一個『惡棍』,將一切的罪與不幸全部歸咎在他身上,只會讓犯罪重複發生。」以安田律師的這段話來對照這個個案的兩方,可以看出加害者某種程度長期失業找不到工作,想到用來解決自身困境的方式竟然是「吃牢飯」,想吃牢飯的方式可能有很多,但他卻選擇了最極端且可能不會達成目標的方式。而受害的小弟弟從媒體的報導看來,也是屬於社會弱勢的一方。若台灣民眾面對這樣的殘忍案件,立即的就跳到「判處死刑、執行死刑」,基本上是無助於問題的解決。若犯罪背後的成因無法被解決,再多的死刑判決和執行,犯罪還是依然存在。我並不是說,所有的問題都是社會問題,我當然認為加害者應該要為自己的行為負責任,但是,在目前的社會現狀中,他能夠為自己負多少的責任?從這樣的社會案件中我們也可以發現,政府的角色不見了。只要緊抓著死刑,大家就忘了問一問我們的政府:你的責任是甚麼?你要做甚麼來改善社會問題、降低犯罪發生?當然,我猜,逼急了,或許我們的政府會回應你「會從重嚴懲,會判處死刑,會執行死刑。」然後,又再次的陷入的弱勢為難弱勢的局面,甚麼問題都沒有解決啊!而這真是我們大家要的嗎?
我大致上可以理解兩造的想法而我本人也對廢除死刑有疑慮,基本上兩方都有無法解釋之處但若維持死刑,實務上似乎無法就"量刑標準"有所共識這點做不到,法律的穩定性似乎就蕩然無存,猶如一標準浮動的殺人工具了鄉民們能不能深入點思考呢?我看到的幾乎是國高中生式的心情留言鐘小刀Marco wrote:廢死聯盟背後的組成也是綠營人士 綠營是贊成廢死的...所以背後還是有政治因素存在 他們才可以這樣屹立不搖 基本上學界贊同朝廢死努力的聲音是占大多數的我無法理解你說的綠營是?因為馬總統也同意廢死的方向還有,死刑是用國家權力去剝奪國人生命引響層面廣泛本身就是政治議題了,不曉得閣下是否知道何謂"政治"?提醒您,落選的邱委員(失意政客)才是最愛死刑議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