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bbycomboy wrote:
那統計數據已經非常龐大
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你若說那不全面,那一定是的,至少上104找工作者大部份都是台灣居住者居多
國外工作者就統計不到.
當然也會有些科系也會因為沒上104找工作,所以統計不到.

否則請提供你認為精準的統計資料供各位參考...(恕刪)


龐不龐大不代表有正確性
若不具正確性, 何來參考價值?
104是何年成立的? 那之前的數據怎辦?
之外, 他取得的數據是找工作的人.
這是能佔各校畢業生的幾%? 到底幾%? 104也一定講不出來!
既然如此還要談啥? 還要談啥全面性或代表性?

我前文不就寫明了
"我不相信有哪個公私立單位有完整且正確的畢業生留學數據與資料."
你是要我提供啥啊?

在這資訊爆炸的時代, 對於第一時間對於資訊可信度的研判與篩選很重要...
這我應該在過去告訴您很多次了!

這也是成為成功創業者基本的敏感度.(這不算人格特質, 因為這個後天訓練養成)
bobbycomboy wrote:
沒數據博士的教育部長會亂說????還報紙亂寫???此人可不只一次的演講這樣說.

誰是技職不是我能判定,你可以問問吳清基如何判定

另外我那數據是某人的博士論文,可能不方便提供,請自行尋找....(恕刪)


部長(包含博士學位者)隨口講講很罕見嗎?
報紙亂寫是很罕見嗎?

如果有正式正確的數據, 一定有公開統計資訊的原始出處,
歡迎你找來給大家看...
你不是講經濟部有嗎? 在哪?

博士論文哪來的啥不方便提供, 國家圖館都有.
講出來很難嗎?

還是你也是隨口說說!?
如果是這樣, 那也沒啥大不了,那就早點講..
別人不會為難你的...

tracer1000 wrote:
還有

不同的主管,...(恕刪)


我想你說的那位不太認同你們的是指我吧?
去年曾經有一個企業最喜歡的大學畢業生排名
第一名是成功大學
第二名則是跌破眾人眼鏡的淡江大學

一個年輕人問大學排名的目的
無非就是將來能夠好找工作,不然呢?
結果那位大公司的主管卻在大談創業經?
創業何必在意大學排名?

選系不選校道理我懂
不過那只適用於少數的特定科系
會選系不看校的公司甚至是面試主管就更少了
在上面你們的討論中亦可看出這是既定的事實
照此邏輯,若同時考上淡江與台大
不就應該選淡江了?
事實上有誰會選淡江?

在討論區裡討論,就應該更宏觀的看待現實
一開始就把自己侷限在單一公司的主管上
看待事情不但狹隘,也反而沒有說服力
其他該說的部份樓上fish朋友已講的很正確
就不再贅述

fisheriestw wrote:
龐不龐大不代表有正確...(恕刪)

清大彭明輝這樣認為
http://mhperng.blogspot.tw/2013/02/blog-post_5.html

這一張表格是從104人力銀行的原始資料裏整理出來的,它有相當大的統計資料庫,所以可以跳脫「以偏概全」的陷阱,具有統計上的可信度。

不過,解讀上表時還要小心幾件事。上表的薪資高低牽涉到畢業後的工作年資,所以我特別在第二欄列出這份統計資料取樣時各校校友中「年資超過五年者所佔比例」,基本上這個比例愈高的學校愈占便宜。譬如,台科大的統計資料裡有50%的人畢業超過五年,所以月薪超過四萬的人比例高達93.3%,遙遙領先各校。

104人力銀行的「升學就業地圖」還有許多關於各大學科系的升學與就業資訊,因為它的統計資料庫大,所提供的統計數據就可靠得多了。 我建議家長、高中生、大學生和碩士生無聊時就去逛一逛,對於未來就業方向的掌握會遠比看雜誌或道聽塗說好多了。

到底要相信誰?我看來看去還是104人力銀行的「升學就業地圖」最可靠:資訊最完整,最不容易掉入「以偏概全」的陷阱。

媒體嘩眾取寵,雜誌與出版社也是如此。這些年的暢銷書很多都是在誤導眾生,專說一些似是而非的論調來討好讀者或恐嚇讀者,為了銷路無惡不作。偏偏,年輕人不懂職場與愛情,卻又關心職場與愛情,所以最好騙;而市場大,得手又容易,太容易名利兼收,也因此吸引了太多騙徒與騙術了。


Kao0911 wrote:
去年曾經有一個企業最喜歡的大學畢業生排名
第一名是成功大學
第二名則是跌破眾人眼鏡的淡江大學...(恕刪)


如果你唸過統計學並有仔細研讀了解那些排名報導(僅稱得上報導)的調查統計做法
你就會知道這些啥企業愛用排名看看就好..

我也收過幾次他們提供的問卷....
只能說這要是學術論文的問卷一定被打槍...
當然是直接交小妹處理掉(她應該也懶得填,應該是當廢紙..)
這也是歷次回收率都如此低的原因...
有效回收率基本上也說明了這些啥企業愛用排名是否有意義了..
bobbycomboy wrote:
清大彭明輝這樣認為
http://mhperng.blogspot.tw/2013/02/blog-post_5.html

這一張表格是從104人力銀行的原始資料裏整理出來的,它有相當大的統計資料庫,所以可以跳脫「以偏概全」的陷阱,具有統計上的可信度。

不過,解讀上表時還要小心幾件事。上表的薪資高低牽涉到畢業後的工作年資,所以我特別在第二欄列出這份統計資料取樣時各校校友中「年資超過五年者所佔比例」,基本上這個比例愈高的學校愈占便宜。譬如,台科大的統計資料裡有50%的人畢業超過五年,所以月薪超過四萬的人比例高達93.3%,遙遙領先各校。

======
104人力銀行的「升學就業地圖」還有許多關於各大學科系的升學與就業資訊,因為它的統計資料庫大,所提供的統計數據就可靠得多了。 我建議家長、高中生、大學生和碩士生無聊時就去逛一逛,對於未來就業方向的掌握會遠比看雜誌或道聽塗說好多了。

到底要相信誰?我看來看去還是104人力銀行的「升學就業地圖」最可靠:資訊最完整,最不容易掉入「以偏概全」的陷阱。

媒體嘩眾取寵,雜誌與出版社也是如此。這些年的暢銷書很多都是在誤導眾生,專說一些似是而非的論調來討好讀者或恐嚇讀者,為了銷路無惡不作。偏偏,年輕人不懂職場與愛情,卻又關心職場與愛情,所以最好騙;而市場大,得手又容易,太容易名利兼收,也因此吸引了太多騙徒與騙術了。
...(恕刪)

彭明輝老師我很敬重他直言不諱的個性, 很多論點與說法我也認同.
但,
彭明輝跟你一樣沒唸過統計學...
點到就好..

對了有些資訊與數字因為代表性的受限, 不代表它不能用.
但解讀與應用時要十分小心...

要想真的想徹底搞懂, 建議可先唸唸統計學.
對你而言, 不會很難也不會花多少時間的..

fisheriestw wrote:
彭明輝老師我很敬重大...(恕刪)


有意思,你跟一位讀過企管所的人說他沒讀過統計學??

又斷言彭教授沒統計學概念?

你的論點其實有些可取性,不過喜歡以偏概全是盲點之一
再來只看到總量管制的科系,無法更全面的看台灣這社會,這也盲是點之一

當然人都有此特性,所以也不想多加討論.


tracer1000 wrote:
還有

不同的主管,

公司本身不同的專業能力,

這您忘了列,幫您補列一下 ...(恕刪)


在一些具規模(HR就養了一堆人的那些)與制度的頂尖公司, 履歷進到公司後會過好幾關
因為履歷太多, 通常HR都會進行初步的書面篩選...
對於新鮮人, HR的書面篩選條件當然是學歷...

前文我講過了, 不同的產業,不同的部門,不同的職位,不同的工作當然其需求的專業能力也會有所不同.
bobbycomboy wrote:
有意思,你跟一位讀過企管所的人說他沒讀過統計學??

又斷言彭教授沒統計學概念?

你的論點其實有些可取性,不過喜歡以偏概全是盲點之一
再來只看到總量管制的科系,無法更全面的看台灣這社會,這也盲是點之一

當然人都有此特性,所以也不想多加討論....(恕刪)


這我的確用詞不慎..
修過課唸過, 不代表就懂...
懂不懂或懂多少從文章內容就可看出了...
至於你統計是否真的在行, 在過去討論的文章已充份顯示, 你自己也應該最清楚明白
統計如此, 會計財務, 經濟亦然..
既然修過課就好好仔細研讀搞懂吧...

至於你講的啥"喜歡以偏概全是盲點之一....."之類的..
呵! 請問您從我哪些文章可得出這結論? 未經思考的胡言亂語可不是件好事喔..
反倒講到是我還真的不提醒您一下別又一再的以極少部份工科的領域來看世界.切記別一再犯此錯誤.
過去對您的文章應已提過不少提醒與糾正, 相信您該都還記得.

相信翻過去的文章來扒糞證明, 既不好看也沒啥意義
我寫這些只是提醒你該注意的點!
但如果您執意如此, 那就奉陪到底, 只不過到時就別怨說別人沒留情面給你台階下就是了...

其實你該感謝網路, 讓別人可以直指您思考論述的攸關性問題點.
絕大多數人是不會當面指陳他人這些的....

fisheriestw wrote:
幾乎絕大多數系都是私...(恕刪)

好像也是
算二類不差啦
畢竟他也算是比較新的學校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1)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