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貿過了,薪水50K有意義嗎?


Carter0625 wrote:
你當別人佛心來的???

那換妳是26仔~~妳願意??

台灣已經進入理盲無知的地步了~~

共業~~.(恕刪)


我不知道您的論述在哪裡,如果我是26仔當然不願意,
所以我說對方不是笨蛋, 我們也不能被別人當成笨蛋
然後你又說進入理盲無知, 這太薄弱了吧, 要我說我也會說台灣政治進入黑箱作業一手遮天的地步了
我的論述就在張慶忠宣布通過的那一刻就成立了, 事實就在眼前, 我想理盲或許是您自己給自己的標籤吧

另外我這篇有可能被回收, 因為一些人根本無法反駁張慶忠宣布的那個東西是合理的, 見笑轉生氣只能按檢舉了~
佔領立法院同學的水準都像這樓裡支持服貿的這麼高嗎?

如果是真的
以後甚麼貿 都別簽了
簽了也是白簽

早晚會敗光的


midasgod wrote:
佔領立法院的水準都像...(恕刪)




台北市一坪1000萬?


我覺得快了耶...
如果服貿還有當初的ECFA是特效藥的話
怎麼馬總統不在2008年當選一、兩年內簽妥呢?
當時他的民意超過58%,台灣人拋棄民進黨而選他就是要"改善經濟"的啊~
現在2014年,6年過去了經濟真的有比較好嗎?
任用的經濟、財政官員反而不如前朝的林信義、林全、何美玥這些人XD
再說...總統不是掌管國家軍事、外交方面嗎?
經濟、內政應該是行政院長所負責的吧~
江揆的能力我看比游錫堃、張俊雄還不如XD
台灣的未來要交給馬江真的泥菩薩過江...

PS:2008年我們全家四口都投藍,2012年綠綠橘橘、2016綠綠綠綠吧XD

"專家"的定義沒有爭意嗎? 這樣沒有開放勞工?

(4)自然人呈現
除有關下列各類自然人之進入臺灣及短期停留措施外,不予承諾:
i.商業訪客進入臺灣停留期間不得超過三個月。
(商業訪客係指為參加商務會議、商務談判、籌建商業據點或其他類似活動,而在臺灣停留的自然人,且停留期間未接受來自臺灣方面支付的酬勞,亦未對大眾從事直接銷售的活動。)
ii.跨國企業內部調動人員進入臺灣初次停留期間為三年,惟可申請展延每次不得逾三年,且展延次數無限制
(跨國企業內部調動人員係指被其他世界貿易組織會員的法人僱用滿一年,透過在臺灣設立的分公司子公司或分支機構,以負責人高級經理人員專家身分,短期進入臺灣以提供服務的自然人。
「負責人」係指董事、總經理、分公司經理或經董事會授權得代表公司的部門負責人。
「高級經理人員」係指有權任免或推薦公司人員,且對日常業務有決策權的部門負責人或管理人員。
專家」係指組織內擁有先進的專業技術,且對該組織的服務、研發設備、技術或管理擁有專門知識的人員。專家包括但不限於取得專門職業證照者。)
iii.在臺灣無商業據點的大陸企業所僱用的人員得依下列條件進入臺灣及停留:
(i)該大陸企業已與在臺灣從事商業活動的企業簽訂驗貨、售後服務、技術指導等,及其他與左列服務相關的服務契約。
(ii)此類人員應符合前述「專家」的定義。
(iii)此類人員在臺灣期間不得從事其他與服務契約無關的服務活動。
(iv)本項承諾僅限於契約所定的服務行為。並未給予此類人員以取得專業證照的身分,在臺灣廣泛執業的資格。
每次停留的期間不得超過三個月或契約期間,以較短者為準。此類進入許可的有效期間自核發的翌日起算為三個月至三年。符合條件者可在許可有效期間內多次進入臺灣。
mikieri wrote:
如果服貿還有當初的ECFA是特效藥的話
怎麼馬總統不在2008年當選一、兩年內簽妥呢?
當時他的民意超過58%,台灣人拋棄民進黨而選他就是要"改善經濟"的啊~
現在2014年,6年過去了經濟真的有比較好嗎?
任用的經濟、財政官員反而不如前朝的林信義、林全、何美玥這些人XD
再說...總統不是掌管國家軍事、外交方面嗎?
經濟、內政應該是行政院長所負責的吧~
江揆的能力我看比游錫堃、張俊雄還不如XD
台灣的未來要交給馬江真的泥菩薩過江...

PS:2008年我們全家四口都投藍,2012年綠綠橘橘、2016綠綠綠綠吧XD

尊重!

不過對岸是台灣最大出口市場,兩岸關係不好,經濟會變好?
當年有經融海嘯、歐債危機?
事實上當年是歐美吹泡泡,經濟不錯的時候,在2008年泡泡破了,全世界的經濟到今天都還沒恢復!

還有很多資料
當年的國際油價,不到現在的一半!
2007年第4季,台灣失業率變成4小龍最高...

台灣真正的問題是張忠謀、蔡明介、郭台銘這類企業家太少了!

k691991 wrote:
老實說,民進黨那樣子...(恕刪)


雖然贊成學生去抗爭爭取權利
但另一方面也認為學生被寵壞
一定非得別人按照自己的意思來作

這些學生未來都陸續有投票權
可悲的是藍營為了選票不敢強硬而處處挨打

有些時候真的也覺得學生無理
星期五去號子有9成菜籃族説這些學生無法無天
那為什麼這些聲音無法匯集起來支持馬政府
我想是施政失去民心民怨高漲
以我來說光IPO課15%的證所稅及2%的二代健保
就讓我有足夠理由去支持學生教訓老K
不管50K重不重要了
只是50K我沒聽錯,可是要你去大陸當台勞才有阿...

我怕的是政府把關根本不謹慎
現在大陸建築還沒正式開放
但是一年前高雄就有幾間大樓跟社區型住宅為陸資建設的
那個時候大路中街小巷的婆婆媽媽經常可以在討論...
而我家就有一個建案有一年了...還是四樓電梯宅唷
只是大門格局太差...整個看起來很陽春
價格雖然不貴 但是路面上的店面戶現在一戶都沒人買或租...
社區內的也只有少數的進出-.-

另外擔心的是
不是怕台灣沒競爭力 而是台灣人才更加速的外流
台灣最後會變成怎樣?
所以不管是誰都應該使用者付費。既得利益者一律要回饋全民。
但是是否會發生磁吸效應,台灣有競爭力的人才隨著企業西進後流失。
去祖國供獻,到時候也收不到稅,利多出盡,問題官方公佈的灌水GDP 還是不錯的,
以台灣政府的管理能力,能管的好嗎?恐怕國本被鯨吞蠶食的淘空,陪了夫人又折兵。
最後苦了中下階層的民眾,由可憐的老弱殘兵買單,變成名副其實的鬼島。

如果台灣真的要完了,拜託讓台灣安寧治療,別再化療了。
只會更痛苦,薪水更追不上物價漲幅,有錢有勢的人,早就移民做外國人,
以97香港回歸祖國來看,結果讓弱勢人更可憐,大家只會說他們沒競爭力。
他們該死,有能力的人早移民,青年才俊都搶著做中國人外國人。
老弱殘兵還能有什麼選擇,這樣鬼島就直接回歸祖國的懷抱了
很久以前有一段大跌

那根本是地獄 直接取消貸款 嚇死房價 爆跌

現在根本不敢打 我猜一定會有機會打的

不然等修正很難

台北漲的到底被什麼吃掉了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0)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