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鄭捷殺人案探討台灣社會充滿「牽拖」言論之真正問題

kantinger wrote:
要如何避免
如果怕痛不怕死
恢復適當體罰就很有用對嗎?...(恕刪)


大大建議您別問了,免得他又長串牽拖。

就像警察詢問金光黨受害者是怎麼被騙的。

卻得到「金光黨拍我肩膀我就暈倒了」的神奇回覆一樣。

謂之牽拖,指的就是不願意承認自己的錯誤,反而找理由找藉口搏取同情。

小弟蓋這樓的目的就是想知道發生鄭捷案後為什麼台灣社會充斥著「牽拖」言論。

AndyLAN999 wrote:
板大所有的牽拖都是有目的

1.鄭捷:牽連一大堆人死 原因是想自殺又不敢自殺

2.大家會將鄭捷犯罪的原因牽拖到其父母 是希望他父母能代他負起責任
同時也希望他父母能基於教子無方下負起責任

3.鄭捷的父母很厲害的: C男18歲錢很乖 牽拖18-21歲才變壞 來撇清責任
說自己家只是上班族 只是在牽拖說賠不起 目的是不想賠
這是很爛的例子 因為2天就破功了

4.公司經營不善 牽拖是大環境不好: 只是再牽拖說 不是自己無能而是景氣不好
這樣欺騙社會 就可以繼續當肥貓
說得好像台灣沒救的企業一大堆
這也是很爛的例子 因為最近的台灣表現不錯

5.在公司表現不好 連累到長官: 長官還會要求你牽拖 好像是因為某某單位的錯一樣
如此這般導致失誤 目的是保住大家
這常發生吧

6.公司的產品有問題: 難道可以說實話嗎??? 馬上被開除吧
當然要編個客戶可以接受並且對公司利益損傷最小的理由吧
這也是牽拖阿 目的是維護公司利益 並且於公司內部檢討報告中
牽拖到是一些無關緊要的錯 以降低對各部門的傷害 這也是高難度的牽拖

理由明確的接近事實的牽拖者如鄭捷:
除了罵他 兇殘無人性 就這樣 因為他沒有其他理由 想要辯解了
(這在職場上類似 沒人會尊重你的誠實 大家認為是一種無能)
不良的牽拖如 鄭捷的父母: 閃避 理由很差 而被大家狂追
好的牽拖 如同各大公司: 天天再寫客訴回函 讓客人可以接受 繼續下單

社會上很大部分人 天天都在牽拖 有的甚至被強制牽拖 牽拖不好還會失業有的牽拖 關於利益
有的牽拖 關於面子自尊

處處是牽拖 說好聽一點是危機處理
如果不會好好的牽拖 那這個人在社會上將難以立足
但是牽拖得很爛 只要Key man欣賞 也是好的牽拖
如果牽拖到大家都覺得很爛 那就是牽拖

奉勸各位 牽拖技巧是世界通用的 不要以為只有台灣人會推
外國人比我們還猛

另外有目的的理由去牽拖 要正名叫 危機處理

回應主題 :
從鄭捷殺人案探討台灣社會充滿「牽拖」言論之真正問題

答案: 這很正常 牽拖的好壞 技巧 本來就是一門學問
會被人認為是牽拖 代表說話與表達能力有待加強


結論: 哀 真令人難過的事實 不過也只能適應了
小弟就是太晚理解了 沒辦法在工作上有好表現
發文勉勵各位...(恕刪)


謝謝大大。

幫小弟上了一課。

發生鄭捷案後,台灣人都在進行危機處理。

只是有些人說話技巧太差,才被發現是「牽拖」。

w921510 wrote:
鄭捷究竟是「因」自己的為什麼才做出這種事(恕刪)


這位w921510大其實也沒說錯什麼,殺人犯一定有其殺人動機,警方問筆錄和上法院的時候,這個殺人動機是最基本的參考依據,而殺人動機簡單地解釋就是"為何而殺",所以去探討"鄭捷到底為何而殺"是非常重要的。如果警察或是法官問鄭捷的殺人動機到底是什麼?如果鄭捷說"完全沒理由,單純就是想殺人",警察和法官反而未必會相信。

假設要依照樓主的觀點,什麼都不必去討論、去深究,那法院也不用審案子了,因為你就是殺了人,沒有什麼好說的,也不需要陳述或是辯解,直接把殺人犯拖去槍斃就可以了。雖然說殺人犯必須要為自己的罪行負責,但是上述的程序是絕對錯誤的。

只是現在的牽拖,有的牽拖給馬英九,有的牽拖到學運,都扯得太過頭了,沒有去討論的意義,但是合理地分析殺人犯背後的殺人動機,是為何而殺,可以有助於日後"教育理念"和"犯罪心理學"的推動,或許能夠避免更多類似像鄭捷這樣行為偏差的人出現。
這傢伙吃家裡用家裡,出事了說父母沒責任,實在難以讓人信服,小孩在外面砍了那麼多陌生人,就趕快搬家避不見面,父母如果覺得小孩在法律上已成年了,不關自己的事,那又何必心虛搬家?這是很簡單的道理
鄉民都說不關他爸媽的事,我看他爸媽是嚇的要命
pkpkkeigo wrote:




這位w921510大其實也沒說錯什麼,殺人犯一定有其殺人動機,警方問筆錄和上法院的時候,這個殺人動機是最基本的參考依據,而殺人動機簡單地解釋就是"為何而殺",所以去探討"鄭捷到底為何而殺"是非常重要的。如果警察或是法官問鄭捷的殺人動機到底是什麼?如果鄭捷說"完全沒理由,單純就是想殺人",警察和法官反而未必會相信。

假設要依照樓主的觀點,什麼都不必去討論、去深究,那法院也不用審案子了,因為你就是殺了人,沒有什麼好說的,也不需要陳述或是辯解,直接把殺人犯拖去槍斃就可以了。雖然說殺人犯必須要為自己的罪行負責,但是上述的程序是絕對錯誤的。

只是現在的牽拖,有的牽拖給馬英九,有的牽拖到學運,都扯得太過頭了,沒有去討論的意義,但是合理地分析殺人犯背後的殺人動機,是為何而殺,可以有助於日後"教育理念"和"犯罪心理學"的推動,或許能夠避免出現更多類似像鄭捷這樣行為偏差的人出現。...(恕刪)


大大說的好,殺人犯一定有動機,需靠檢警調查明真相,有助教育宣導避免日後再發生殺人案件。

而檢警調以外之其他人在犯罪調查未結束前急著有目的之「危機處理」,卻因說話技巧太差而被發現是在「牽拖」,才是 小弟這樓要探討的問題。




pkpkkeigo wrote:
這位w921510大...(恕刪)


我認為樓主神邏輯是最大的問題

樓主主題開「探討A問題的發生」

卻拿一個跟A問題毫不相關的B事件來舉證這些都是A問題發生的證據...

因此我好奇樓主既然把

鄭捷案探討父母管教、溝通不良、家庭環境、教育體系、暴力電玩、血腥電影、學校同學冷漠、政府警察沒預防、乘客滑手機沒戒心、乘客反應太慢、乘客沒有一擁而上制服他、死刑無法防止殺人案。

都當做牽拖,那麼不是牽拖的原因又是什麼?

結果搞半天他自己也講不出來,因為根本張冠李戴了兩件不同的事情...

佩服神邏輯
媒體那樣多有直接罵他的嗎?
如果環境造成

不就以前熟悉的
歷史共業嗎
好不好用呢?
為何要牽拖,很簡單,因為牽拖到最後,會得到一個很莫名其妙的結論,就是鄭捷殺人這件事,
大家都要多少負點責任,這是一種心理上的障眼法,強化無關者的責任,弱化真正該負責任的
人的責任,目的是什麼?一方面是前面有人提的:要顯示出自己的"卓見"如何的與眾不同,另
一個就是:弱化了鄭捷自己該負的責任後,接著某個如同過街老鼠人人喊打的團體就會接著
說:不該死刑.
w921510 wrote:
麻...考試考不好的...(恕刪)



一個殺人犯,會去犯下殺人罪,背後一定有不為人知的原因。

但是有原因也不代表就可以合理化犯罪的事實。

如果一昧的搬出許多原因來試圖卸責脫罪,

這就叫牽拖,那法律上也不必有正當防衛或緊急避難有沒有過當的問題


就像走在路上的時候,手上提著一袋雞蛋,突然正面衝來一個騎著腳踏車的7歲男童,

為了避免他撞破雞蛋,所以選擇用力把他往路邊推倒,結果後方來車煞車不及,

小男童被輾斃。

請問可以主張緊急避難或正當防衛嗎?

如果這主張可以成立,還有什麼不能牽拖!!


所以就你的文章所言,

(1)<<< 考試考不好的果是「因」自己沒讀書、愛玩 >>>

這句話沒錯,如果成績不好是自己有時間,環境可以讀書,卻不認真讀、愛玩,那就是活該,不能拿來合理化。


--------------------------------------------------------------------------------


(2)<<< 難道鄭捷亂刺人的果是「因」他父母也亂殺人? >>>
「因」別人也亂殺人?
「因」別人交不到女朋友都會亂殺人?
「因」他是神經病?
「因」他天生就愛亂殺人?

你這一段應該是想表達上述行為都不能拿來合理化殺人的犯罪事實,不然就是牽拖。
如果我有誤解或扭曲你的論述請糾正

---------------------------------------------------------------------------------


(3)<<< 既然都不是,難道不能「因」管教 「因」教育 「因」電玩 「因」冷漠嗎? >>>

這句話是想表達即然無法「因」上述理由,當作正當合理的原因
那麼不妨從管教、教育、電玩去找出原因。
如果我有誤解或扭曲你的論述請糾正

社會大眾是可以試圖從上述方面,找出原因,但是這些原因一樣無法合理化他的犯罪事實,所以還是牽拖

所以期望從管教、教育、電玩去找出原因的做法,是可以理解也應該的
但是,如果把這些家庭教養、學校教育、暴力電玩的功能與影響過度擴大,
要求負起不該承擔的責任,那就變牽拖。
---------------------------------------------------------------------------------

我覺得不管大家試圖去尋找有什麼原因而導致這樣的悲劇,

出發點都是立意良善,想去避免、預防同樣的事情發生。

可是如果拿不正當的理由來試圖合理化犯罪事實,期望去得到輿論同情,

或是達到減輕刑責的目的,都是社會所不容許的。




再者,或許有人會問,那什麼才能稱為正當合理的理由?

往往是眾說紛紜,對各人而言,能維護自己利益的,當然都是正當理由。

可是我們是活在社會裡,所以不能只看自己的利益,

而是要採取一種放諸四海皆準的規範,才能拿來當作正當理由。

這時候就變成要去看原因的合理化、正當性的程度。


我認為刑法上對於殺人罪,科刑的目的主要有二

(a)讓犯罪的讓付出代價 ; 姑且不論這代價是否合理

(b)殺一儆百,以儆效尤 ; 先不探討是否有效


在法庭上,加害人與辯護律師,自然會就諸多原因,進行攻防。
至於這些原因是不是牽拖,還是情有可原,就看法官的心證
不管怎麼判,相信永遠都不會讓全台灣社會一致拍手叫好。


還有別忘了法律上無法定罪,道義上不見的就沒有瑕疵,沒有責任。
道德上有瑕疵的,法律又不見的有法可罰

有些時候分開探討才不會發生錯亂。




everest70714 wrote:
但是,如果把這些家庭教養、學校教育、暴力電玩的功能與影響過度擴大,
要求負起不該承擔的責任,那就變牽拖。...(恕刪)




說得好!!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