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WPW wrote:
照美國人個性沒有第二...(恕刪)

阿波羅11.12.14.15.16.17,共六次登月成功,
12位太空人登陸月球表面。
全世界知道有沒有登月成功的,其實不多,只有嫦娥、玉兔與吳剛知道而已,連友驊都不知道了。
"NIKON D200"+"12-24 F4"+"24-70 F2.8"+ "50mm F1.8"+"70-300G VR" +SB800
chickenz wrote:我想請教的是,1969年人類還是在晶體管...(恕刪)
iphone賣一台三億會有人買得起嗎?
前些日子報很大的登陸彗星是不是也是造假阿
現在登陸艇電力不足,得休眠充電,剛好又是網民攻擊的藉口!!
chickenz wrote:
我想請教的是,1969年人類還是在晶體管的年代嗎?當時全世界最先進的電腦和現在的一臺IPHONE6比,誰更強?如果說美國人現在用一臺IPHONE6就輕鬆實現載人登月返回,你相信嗎?或許美國人用算盤就能精準導航和控制,我只是覺得很神奇。

就如,在2014年,完全數碼影像化的今天,用IPHONE6在臺灣和美國視頻通話,保不准還有傳輸不佳、信號不穩定、畫質差、延時等問題,但人家美國人在1969年模擬時代就完美實現月球到地球並全球同步現場直播。我怎麼感覺人類過後幾十年越來越落後了?


關於你的兩個問題,
1) 1969年早已經是半導體電晶體的時代, 拿現代的iphone6與那時的電腦相比是沒有意義的.
apple或qualcomm的手機晶片, 很大一部份是GPU, 處理多媒體與視聽覺效果, 而工業控制的處理器本來就不需要那麼大的運算量, 像目前汽車上控制供油及安全設備的MCU, 運算能力都比最新的PC或手機用CPU差了百萬倍.

2) 無線電的廣播電視早在上個世紀的40年代即已開播, 洲際的衛星電視則於60年代初期開通, 月球到地球的影像直播並沒有技術上的跳躍. 那時候的的影像走的是類比訊號, 頻寬專用, 訊號不佳時看到的是沙沙的雜訊, 應該有印象吧. 而網路上的數位影像傳輸則是完全不同的兩碼子事, 網路的特性就是"頻寬分享", 如果你在美台之間拉一條你家的專用光纖, 保證你順得不得了, 4K畫質都沒問題.

聖誕老公公也是假的,大家也信

papageno wrote:
阿波羅11.12.1...(恕刪)

這些陰謀論者很多時就是基本事實和基本科學也不認識...
然後別人跟他解釋他又因為知識不足而聽不懂,所以只好信相自己那一套
這個沒有假啦

我堂哥在NASA工作過,後來到波音(退休十多年了)

曾參予過幾次登月任務

我問過51區真的假的,他不予置評不回答!

davidhouse77 wrote:
樓主,你是很懂科學,...(恕刪)

就一句"我不相信" 你就覺得是很懂科學嗎
davidhouse77 wrote:
如果有去過月球的01...(恕刪)


嗯..我沒去過北極哦..所以我不認為有人去過
我沒去過南極哦..所以我也不認為有人去過
其實我連美國也沒去過..所以我也不認為有人去過..

然後有一個人跳出來說他有去過
我就跟他說,他說謊他根本沒去過


這種思維邏輯真有趣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6)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