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CLin0423 wrote:
我已經說過,看個人...(恕刪)


大大誤會了..我是說如果醫療進步到可以治療失智.

問題點就是在於法律不會依照個人觀點來訂立阿..

安樂死要成立要先立法..那誰有資格安樂死?

這無法用個人觀點來論定.必須專業人士集合討論之後.才能決定

不過安樂死真的會隨著醫療進步慢慢走入歷史..

因為安樂死原本的意義就是要減少那些根本無法治癒..卻得靠外在力量維持基本生命數值的人

也就是呼吸以及灌食..但是醫療卻是走相反方向..他要盡力治癒這些現在還無法治癒的疾病..

而醫療會越來越進步..

所以長照絕對必須存在..但是安樂死則是非必須的...

這也是國際上實施長照的國家多..而成立安樂死的國家少的原因..

不過安樂死..其實不太容易在台灣實施...

因為台灣連作奸犯科的人都捨不得判他死了..哪可能讓沒犯罪的人輕易就死了.哈哈哈..
樓上幾個都搞錯了吧,
當你自己都已經失智了, 你哪會知道健全時候你自己做了甚麼決定?
除非你自己確診初期還有記憶時就自我了斷吧, 但是可能這樣做嗎?
人老病了大都不是當事人自己決定要走向甚麼樣的醫療方式, 都是家人再決定的,
KCLin0423 wrote:
我希望有一天我失智了
政府能將我安樂死


還碰不到時, 講都很容易, 真碰到時, 又是另一個樣. 看看現在監獄關的那個, 殺人時說為了想死, 真判他死, 又變成不想死. 很多失智老人, 是只有腦袋出問題, 但身體卻健康, 而且因為失智反而很快樂, 這些人應該自己不會想安樂死, 但照顧他的搞不好很想將他安樂死.

另外失智是不可能治癒, 只可能減緩, 要預防重於治療, 儘量提早發現, 提早治療, 讓它控制在還能自理的狀況, 好減少親人的負擔.
廬山煙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不消。及至到來無一事,廬山煙雨浙江潮
DannyHwang wrote:
還碰不到時, 講都很容易, 真碰到時, 又是另一個樣. 看看現在監獄關的那個, 殺人時說為了想死, 真判他死, 又變成不想死. 很多失智老人, 是只有腦袋出問題, 但身體卻健康, 而且因為失智反而很快樂, 這些人應該自己不會想安樂死, 但照顧他的搞不好很想將他安樂死.

另外失智是不可能治癒, 只可能減緩, 要預防重於治療, 儘量提早發現, 提早治療, 讓它控制在還能自理的狀況, 好減少親人的負擔....(恕刪)


我說過
只是意向書
要不要安樂死,當下自己還要決定

另外,如果完全沒有行為能力
當有完全沒行為能力的選項
always CoCa Cola wrote:
樓上幾個都搞錯了吧,
當你自己都已經失智了, 你哪會知道健全時候你自己做了甚麼決定?
除非你自己確診初期還有記憶時就自我了斷吧, 但是可能這樣做嗎?
人老病了大都不是當事人自己決定要走向甚麼樣的醫療方式, 都是家人再決定的, ...(恕刪)


有些人拿錢去買房,加價再賣,期間沒有創造任何事物
別人辛苦背房貸數十年,他快快樂樂花天酒地
也視為理所當然
但是有些人就不齒這樣的行為
有些人沒有賺到甚麼錢
但是,他有能力去欣賞從古到今人類所遺留下的文明
視為生命中無價的資產

每個人的價值觀不同

如果你認為能活能呼吸能動,快快樂樂就是好事
那你可以依你的價值觀去活

但是,有些人認為生命價值在於創造
他無法再創造任何事
生命對他而言是一種負擔
你必須尊重他選擇結束生命的權利

把自己的生命與身體交給其他人決定如何對待
對我而言,是一件愚蠢的事

不要討論安樂始了
你累了嗎?
立法安樂始可以收安樂始費嗎
長照可是有長照費的
要安插人事
要上下其手 補助陸生
安樂始費辦的到嗎
反正22K只繳一點點 有啥好反對的
繳最多的40%的傻子每天在醫院裡忙的要命
他們的工作本來就是照顧需要長照的人
順便教他們出點錢照顧需要照顧的人
有什麼好反對的
不要跟我說老闆也繳40%
他的會計法務不會那麼失職
還是討論長照法
不要討論安樂始



錢從哪來?

國民年金跟健保 勞保大破洞不先想辦法補起來

又再挖一個錢坑?
---------------
台灣人反對補
希望債留子孫我們應該尊重
但對策應該有的
年金請領可由
65-->70-->75-->80
之後改名死亡年金留給子女就好了

但長照比較重要
沒有長照以後年輕人沒法工作,只能留在家中照顧老人

安樂死是很重要的,因為很多人不想病痛的活著所以可以動的時候就先了斷了
未先了斷了人以後沒能力時只能痛若的活著,日本老人到廟裡求死願,如有安樂死
就可以解決了

死刑犯不想死是因為身体還不痛,如果每天鞭刑一下,他就很想死了
長照產業最強的是日本,台灣又是落後20年,10年內追不上。

老年人口比台灣多好幾倍的日本,基本上沒有外籍看護,老年人口增加速度與台灣相仿的韓國,基本上也沒有外籍看護,大陸因為一胎化而缺少家庭照護人力,也沒有外籍看護,那麼,台灣是怎麼呢?

衛福部2010年調查指出,我國的失能長者(包括輕度到極重度失能)約31萬人,2010年我國的社福外勞人數已近20萬,扣除入住機構與輕度失能的長者,可能每位失能長輩都聘有外籍看護,無怪乎最近東南亞主要國家開始減少輸出勞工時,家屬面對申請外籍看護的等待深感不安。

粗淺計算,20萬的社福外勞以每月薪資兩萬元計,一年是480億元的經濟規模,以及潛在的20萬個工作機會。當然,以本地人力執行外籍看護的工作,所需薪資可能是每個月6萬元,不是一般家庭所能負擔。

但是,台灣長輩的未來真的只能無限制仰賴外籍看護嗎?不斷放寬的申請標準,反而凸顯了需求。為何日本與韓國的政府可以不用外籍看護?因為不能與長輩溝通的外國人無法理解長輩的需要,而照顧服務的人力需求可透過協助照護服務產業的發展,走向本土照護人力。

qwertop wrote:
不要跟我說老闆也繳40%


看所得來源狀況,起碼得不違法
還有老闆也不是穩賺,也有跑路的不是嗎?
如果當老闆就穩賺,那真的建議都去當老闆吧
稅收來源主力可以去大概看一下,個人綜合所得稅佔據稅收比例不是某些媒體說的那樣誇張,且薪資低的人繳交的個人綜合所得稅其實並不高,高的是薪資高的那群人


t3629655 wrote:
錢從哪來?


好問題
但看過中央政府這幾年的財政收支狀況,在債務槓桿比例不超過法律的條件下,一年或幾年就有足夠啟動資金是不可能,但每年先分批編列預算,幾年後當啟動資金有機會(這得看大家對於資源分配的共識)
不過以台灣財稅的來源,經濟活動量會影響很大的,要多考慮風險

以日本的狀況當參考,台灣在這方面恐怕真的得多注意要給到那種地步
一雙玉臂千人枕、半點朱唇萬客嚐,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
看新聞提到,
稅會從提高遺產稅,營業稅籌措。
反正原本降低這兩稅,希望富人,老闆多發薪水,
卻都是收到自己口袋。
但這法躺在立院,又關係到多方要錢,
應該是會等到明年大選才會動作。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