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pirepenguin wrote:
高價高品質的日本團暴減
低價低品質的中國團增加
總人數看起來是增加了
總消費是下降不少
...(恕刪)
老實說,有時候被成串的遊覽車堵在路上,我也不免感到心浮氣躁;
但我會跳出來告訴自己,觀光客也是振興臺灣經濟的重要一環,
就算我並非觀光產業從業人員,並未直接受惠,
但經濟更活絡後,全體台灣人民都間接雨露均霑,
這些觀光客帶來的生活影響,我必須學著去適應。
回主題,
此串是版兄您自己開的樓,第二頁十六跟十七樓也提出數據佐證,您好歹也看一下;
就算我們再怎麼討厭陸客,但他們帶來的錢潮,已經是臺灣觀光業的主力,
而非惡質媒體謊稱的低消費團。
口說無憑,拙劣特地查了一下相關數據,分享給大家看看。
這是觀光局的網頁,第一項就是來台旅客消費及動向調查。
http://admin.taiwan.net.tw/statistics/market.aspx?no=133
好,我知道有些網友懶得點,我就截圖,讓數據說話。
(點圖後放大看原比例)

數據顯示,陸客或許較日客節儉,在旅館,餐飲,交通這三項上面,消費較日客低;
但購物費則是171.77美元/每人每日,遠高於第二名的日客76.63兩倍多,
因為日本經濟衰退的原因,日客消費力也急速下滑,
日本觀光團體旅客在臺每人每日平均消費為296.17美元,較上年減少10.8%;
大陸觀光團體旅客為265.34美元,較上年增加0.34%。
兩者消費力已經越來越接近,預估不到兩年後會出現交叉逆轉。
再來看看其他媒體怎麼說:
蘋果日報:台觀光收入 衝3668億創新高
陸客平均血拼4244元
http://www.appledaily.com.tw/appledaily/article/headline/20140710/35948936/
如只計算購物花費,則以陸客每天花四千兩百四十四元最高、
日本一千八百六十八元居次、
港澳一千六百八十二元第三。
台北一○一購物中心說,目前來店約三成是觀光客,其中陸客佔六成,
精品、特產為陸客消費主力,因團客逛街時間較少,開放自由行後明顯提升陸客購買的客單價,
曾有陸客一次買千萬元的珠寶鐘錶。
再看看雜誌櫃的報導:
http://mag.nownews.com/article.php?mag=1-28-5794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鳳梨酥,在台灣的品牌百百種,
但緊緊抓住陸客商機的是一家台灣人可能陌生、去年營業額卻高達四億元的「維格」。
陸客買氣第二強的是珠寶玉石類,其中,鑽石更成為中國團套裝行程中的「高雄名產」。
故事是這樣開始的,台灣的地方特產多元,本國觀光藝品業者之間也形成市場區隔的默契,例如讓陸客到花蓮時買玉石、台東買珊瑚、阿里山買茶葉、台北買名牌精品......。
行程來到高雄後,經營陸客商機經驗豐富的香港觀光業者,率先推出了鑽石專賣店,標榜高雄加工出口區是東南亞最大鑽石加工集散地,可以買到又好又便宜的鑽石。
有趣的是,配合陸客團行程的高雄鑽石店常是清早7點半就開門,像捷達早上曾創下門外一次停了20幾輛遊覽車的紀錄,但中午過後就人客稀落。捷達已準備再擴建800坪的新店面,現有150員工也要增聘到200多人。
或許有人要說,
這些觀光財都是旅行社跟財團賺走了;
但,國內各大中小型觀光飯店越開越多,觀光從業人員急速增加,進而降低失業率,這些都是不爭的事實,
光是營業稅收與觀光從業人員的薪資所得,就替臺灣經濟注入很大一股活力。
再跳開來看,
各大夜市與景點擠滿的人潮,這些觀光財不也是直接賺進了市井小民的口袋嗎?
如著名的日月潭阿婆茶葉蛋,由原本阿婆一個人開小攤子經營,現在是全家八口人都出來賣茶葉蛋。
-----------------------------
花時間打這麼多,拙劣想表達的其實很簡單:
眾所皆知臺灣媒體說謊成性,沒日沒夜的灌輸民眾仇恨與意識形態,
聰明的讀者應該慎辨與查證資訊,別再被有心人士操弄,
也不該讓01淪為下一個謠言指揮部。
反共反日反啥小叮噹也都是憲法賦於我們的自由,
但不要反到扭曲自己的人格與價值觀,矇蔽自己的眼耳無視真相。
----------------------
滿有趣的,我才PO沒多久就有人回報違規,
我還真不知道這篇哪邊有問題?
勞駕管妹審查吧,若哪邊用詞不當,或數據錯誤,拙劣願意修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