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KA TOTO wrote:還有很多品管一個人掛好幾個工地的說。這也是很大的問題。 這個確實是很大的問題不少基礎工程大案子就算了很多小案子,監造費用低的可憐監工和品管甚至有規定不得同一人變成監工和品管一個人身兼數個工地這在小型的工程顧問公司和事務所很常看見
es_mato wrote:921 後,建築師...(恕刪) 就我所接觸過 的案子!!!不要說政府了就連業主自己 在營造商要請款錢都要建築師事務所人員陪同 一起查驗公家單位尤其嚴格還要拍照 存查 才能請款 很嚴謹的不要存著 想當然耳!!! 都沒查驗..的想法大家都怕死.....當然我講的都是以北部 中南部也是眾所矚目的大案為主中南部的小案子 我真很少接觸 不熟!!
高坑牛肉麵 wrote:當然不是..ETABS...(恕刪) 大大,這CPU和SAP90....這大概是小弟剛開始工作沒幾年的東西了。年代好久遠呀所以在921之前的結構分析軟體就能夠做到和現在一樣精準地分析了嗎?雖然個人還是覺得現在的分析感覺還是不夠精確。如果把Ansys和Abaqus拿來做動力分析,感覺和ETABS跟SAP還是有落差。RC結構的碰撞和開裂行為這些比較細節的東西,或是動力分析。在有動力分析法規之前,或是說在921之前也會進行計算嗎?技術性米蟲 wrote:這個確實是很大的問...(恕刪) 個人就待過小型工程顧問公司。根本從設計分析、監工、品管、勞安一條龍全包。
各位同業有沒有想過偷工都是誰偷的工?為什麼現場監造死盯活説的還是有一堆工人、包商為了好做而便宜行事?出了事就檢討設計監造?監造又不是一對一全面監造,服務費低、薪資又低,為什麼要負那麼多的責任?現在還沒看到有報導維冠建設當時發包的營造廠及工地主任,甚至是鋼筋分包商這些(除鋼筋分包商外)公部門不可能沒有資料。不過,台南市政府工務局在縣市合併後已經改組多次,且內部人員更動頻繁,找不到,不意外。
不想負監造責任,但是接案子時錢可是照收;章也是照蓋呀!事後才要推責任?這不應該吧!這出來叫的,如前面有人說的刷一個存在感而己啦921之後,這些公會也倡議政府,監造業務應由政府單位派輪值專業技師進行這一項業務怎麼就只有簽證項目可以拿好多錢的落實了,輪值監造的就消失了呢?建築業中其實不管建商,營造商...都有大幅的改及進步唯有坐在辦公室的建築師,技師一直在退步而己不信,拿個圖出來看看就知道了。
es_mato wrote:不想負監造責任,但...(恕刪) 沒有不想負設計監造責任的意思而是比例原則不知道e兄是業界的嗎?如果是,最好了,更能了解本業的無奈。以本人工程經驗為例,愈小型營造廠、南部的營造廠甚至是分包商愈難管控工區這麼大,要監造全面盯著每個工人根本是不可能的事天殺的要填寫的報表又一堆。而且沒有案子不是趕工狀態的(因為大多是政策支票)。而設計監造費用又不是月月請領,監造而言依據公共工程委員會標準契約範本是進度25%、50%、75%、100%及騐收移交才能請領。如果營造廠工程進度落後,監造不只要增加一堆趕工計劃會議、審查、建議,連監造款都無法如期請款。一般而言標監造案就是預期賠錢、責任加重。大家都説不爽幹嘛做!對!沒錯!我們這行的技術斷層已經很嚴重了。以後這個國家的工程技術只剩外籍人士願意來做才有得執行了。
丹丘生 wrote:沒有不想負設計監造...(恕刪) 他想說的應該是監造的那個人。而不是監造這件事本身。他應該只是想說「技師」和「建築師」本人沒有去見監工而已。他說的也是事實,但並不是全部人都這樣。既然落實了,自然有守規則的建築師和技師在做。可能他遇到的都比較不負責任吧
BAKA TOTO wrote:他想說的應該是監造...(恕刪) 這也是我覺得監造制度很糟的地方簽證一個工程多少錢?每個月5000,現場負的責任無限大明明監造制度是由一個團隊作業,三級品管也是由承包商自主檢查、自主責任為起始結果出事營造廠、綁龬筋的不見了。。。有時候到現場要求廠商、分包商還有時被業主以進度為由噹這種情況業界後繼無人也是能預見的的啊!
丹丘生 wrote:這也是我覺得監造制...(恕刪) 台灣建築業就是這樣,有法規有制度確沒有人落實,大一點的建築師事務所有人專門跑工務,小事務所就一兩個人什麼都做,建築師跑業務。租牌給營造廠,建築師有事才出現,沒事有幾個建築師會在現場監造?建築專業人員地位跟工人差不多,待工地又危險,風吹日曬,大家都想坐辦公室吹冷氣。